“古人言,‘万人必死,则横行天下’,百长收合散众七百,威行浚稽,区区贤王,翻掌可灭;小小单于,亦不过冢中枯骨;四方上下,元元之民,无不延颈鹤望,箪食壶浆以迎百长!”

    二百长肃容满面,念出了不知从没节操文士手里学来的马屁话。

    “休得胡言!”

    “我一千人将耳,闻吾名,听吾声者不过千人,元元之民鹤望的是王师,岂能是我。”

    脸一板,一百长装模作样地呵斥道。

    “如今只是千人将,可不代表百长一辈子都是千人将,若是在殄灭右贤王中立了大功,汉人说不定会上奏汉天子,封百长一个王呢。”

    五百长那故意压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百长神色一僵,贪婪、渴望在眼中一闪而逝,随即恢复清明,勉强笑着说道:

    “说什么疯话呢,斩了贼子不假,但汉大人赏不赏识还说不定呢,现在就开始打算什么封王,你也真是敢想。”

    “百长,我可不是说笑,为了千金市骨,南边的汉人对归降的胡虏向来大方得很。您还记得那冒顿单于时,曾有匈奴王带着族人内迁,从而封侯的事情吗?”

    摇了摇头,二百长左看看右看看,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

    “可是被汉人封作弓高侯的韩(王)信之子汉颓当,及婴?”

    皱着眉细细思索一阵,一百长从故老相传的故事中找到了这个名字。

    好歹是个平七国之乱的将领中功劳最多的,一个人逼得胶西王膝行请罪,胶东、灾川、济南三国王自杀,国除的人;

    他爹又是韩王信这个举城而降匈奴的二五仔,一个孙子韩嫣是前些年十分出名的男宠,另一个孙子韩说更是带兵打过匈奴封侯,打过东越封侯的将军。

    这一家子和匈奴关系如此紧密,百长这般中下层军官也是知晓的。

    只不过……

    “我知晓那是因为我特意搜集过这等信息,好便于做决断,你呢?你又是为了什么?”

    抬头看了一眼侃侃而谈的二百长,一百长莫名地升起一股悲哀,只觉入目尽是二五仔,这大匈奴迟早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