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虫体型小,易隐蔽,本是最适宜做蛊之物,但也同样因其体小力弱,哪怕是在三虫蛊坛中也极难存活到最后,更诓论要在千种毒物中拼杀得胜。

    千虫蛊已是稀有,千虫虱蛊更是万中无一!

    蛊虫饮血,认主礼成。

    从今往后它便成为了唯有弥桑妖月之血才能驱使之物。

    新蛊在手,弥桑妖月自是要见识一下它的威力,而要验其威力则须试蛊。

    彼时幻蛊仙宫尚不存在,但征召蛊奴乃是弥桑一族的惯例,所有蛊奴都被安置在弥桑家祖宅深处的密室之中。

    那间密室的格局与如今仙宫的试蛊洞并不相同,只在入口处有几道摄蛊蛛网,其内所有蛊奴都在一处,并未单独隔开。

    正因如此,那次试蛊的结果极为惨烈。

    在中蛊的那名蛊奴眨眼间化为白骨后,弥桑妖月以为试蛊已毕,揣着满心骇然将虱蛊收入金炉带出了密室,却不料从第二日开始,密室中余下的蛊奴相继倒下,短短几日内便和最初的中蛊之人一样,化为了森森白骨。

    直到那时他们才知道,这只虱蛊竟会钻入活物腹中啃食内脏,由内而外啖尽血肉,使得活物从七窍流血到皮肉无存,最终只余骨架。

    更可怕的是,它还会自行繁衍。

    周围活物越多,它产下的蛊子便越多,蛊子在周围活物体内孵化,长成后威力虽不如蛊母,但却也只是比蛊母啖食血肉的速度稍慢些许,使得“猎物”能够多苟延残喘几日。

    一生十,十生百。

    直至附近再无活物,蛊母才会陷入沉眠,而蛊子则会因缺食不再繁衍,并逐渐死去。

    弥桑一族预料到了千虫蛊不容小觑,却万没料到竟会达到如此骇人的地步。

    可想而知,这样的一只蛊若是流入民间,势必会造成一场千军万马都难以抵挡的灾难。

    弥桑一族自古便是西南最大蛊族,掌握着人间大陆最为隐秘和详尽的养蛊之道。

    大部分蛊物在弥桑一族的秘卷中都已有记述,但也时常会因养蛊“配方”调整而养出不知习性和效用的新蛊种。一旦新蛊养成,为探明其威力作用须得以活物试蛊,试蛊之物包括飞禽、牲畜,乃至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