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屯思虑片刻,这才说道:“当今天下,唐王与卫公,俱是英雄。”

    虽是卫公黄明远是敌人,但杨屯也不好抹黑对方。

    黄明远以一介武夫,灭五国,获七君,封狼居胥,出将入相,成为武将之极点,虽白起王翦、李牧韩信、卫青霍去病也未必能比,是所有武将膜拜的对象。

    要说黄明远不是英雄,杨屯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

    袁朗早就料到杨屯会这么说,便故意又问道:“那老夫再问杨将军,若卫公和唐王二人之间,要选出一个更为英雄之人,那杨将军会选谁?”

    这话问的,杨屯更是语塞。

    虽说李渊起兵河东,兵进关中;虽说李渊得关陇世家之助,声势大阵;虽说李渊是他的主子,可杨屯真不是个溜须拍马、巧舌如簧、没脸没皮的人啊。

    拿唐王去和卫公比,拿什么去比。

    袁朗仿佛早就看穿了杨屯一般,眼见杨屯有迟疑,立刻便说道:“杨将军心想的应该是卫公吧!”

    杨屯此时如踩了尾巴一般,立刻说道:“不是,当然不是,是······是······”

    杨屯急切的反驳,可仿佛被掐住了脖子一般,说不出话来。

    曾几何时,卫公黄明远是天下男儿的偶像啊。杨屯实在是不能、也不敢去侮辱对方。

    袁朗一摆手说道:“杨将军不必说了,将军的心思,老夫都明白。只是我有一言劝将军,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将军之才能,从万军之中,尚突围而出,保全三军,便知乃是绝对的良臣。可是唐王之能,汝怕是也知之,素来软弱,又优柔寡断,世人讥讽其‘婆婆面’,现虽为一国之主,却也受关陇各家的挟制,其与卫公相比,谁是良主,不言自明。

    将军乃隋将出身,既不是唐王家将,又未受唐王厚恩,不过是因缘际会,才投入唐王门下。

    今君择臣,臣亦择君。将军何不弃燕雀而就鸿鹄,改投卫公门下,做一个隋将,也不辜负将军这一身的本事。”

    杨屯默然不语,良久才说道:“我本一鹰扬郎将,唐王不以我卑鄙,委以重任,方得领军万人。今唐王势微,我安敢弃之,如此行事,岂非不义。”

    袁朗乃言道:“杨将军,须知义有大小之分。若是非义,也是唐王先非义的。唐王身为隋臣,手受国恩,文帝献后亲养之,大业天子更是对其委以重任,可唐王却犯上作乱,阴谋篡位,本就是违背道义之事。杨将军拘泥于个人恩义,此乃小义,要知道将军一身才华,就是没有唐王,也会遭到重用。而反正归隋,为国平乱,此乃大义,是为关中百姓,天下万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将军当弃小义而就大义,方能始终。”

    杨屯满是犹豫,最后言自己要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