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吕布心胸狭隘,真要处死自己,他活了五十余载,也足够了。

    此时此刻,王匡反而看得开了,他吩咐下去“传我口令,城中所有大小官员,全部随我出城迎驾。”

    “主公!”

    韩浩加大了音量,就差急得跺脚了,因为他不想看王匡往火坑里跳。

    王匡也知道韩浩是为自己着想,但这个时候,谁也救不了自己,他摆了摆手,语气笃定“不必再言,我意已决。”

    “唉!”

    韩浩重重叹了一声,有些怒其不争的意味,随后同王匡拱了拱手,出去传达此事。

    阳光西斜,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河内城下。

    “河内郡守王匡,携河内所有官员,恭迎大司马!”站立于城外的王匡大声喊着,上前两步,躬身行礼。

    身后一众官员,亦是弯腰躬身,齐声口呼“我等拜见大司马。”

    下令停止行进的吕布翻下马背,上前扶起王匡,看着这位比自个儿大了一圈不止的鬓白老人,爽朗大笑起来“早就听闻王使君仗义疏财,名声扬于天下,恨不能早些相见。今日得见,布生平——无憾矣,哈哈哈……”

    吕布的笑声彻底把王匡给整懵圈了,他压根儿没有想过吕布会是这样的开场白,甚至在心中连请罪辞都想了无数遍。

    “年少时的意气用事,当不得大司马夸奖。”王匡勉强赔笑起来,琢磨起吕布话里的意思。

    吕布笑了笑,不再同王匡言语,而是看向王匡旁边的儒雅老人,问候起来“蔡大家,阔别许久,别来无恙啊!”

    蔡邕拱手回礼,饱经风霜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暖意“劳大司马惦念,邕一切都好。”

    对于吕布,蔡邕心中一直存有感激。

    此番来河内,蔡邕可以说是义不容辞。一来,王匡是他相交多年的老友,他不忍见其死于吕布手中;二来,可以阻止一场战争,避免生灵涂炭,也算得上是天大功德。

    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王匡迎吕布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