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知道陈大人一向和言丞相交好,陈大人还是少说话为好,若不是陈大人丢了兵符,又怎会让皇上陷入这两难的境地?”

    李大人看向陈江,出言嘲讽道,先帝在世时,他也曾辅佐过先帝。

    论资历,他是朝中的老臣,这辅政大臣,他为何当不得?

    陈江闻言,沉默不语,兵符确实是被他给弄掉的,他无言以对。

    言笙冷笑道,“李大人在朝为官几十年,左右逢源,也就嘴皮子厉害,不见得为瑜国做出什么贡献,还好意思在这里数落别人。”

    “你——”李大人怒声道,“无知小儿,不过是当了几天丞相,就敢如此编排老夫。”

    “老夫为官三十几年,一生忠于瑜国皇室,为先帝和皇上排忧解难,可谓是尽心尽力。”

    言笙眼神微闪,“尽心尽力?也就仗着自己年纪大,倚老卖老,哦对了,如果没记错的话,李大人当年可是孤野的狗腿子,后来听说孤野要倒台,转头就攀上了沈太傅。”

    这李大人年轻时胆小怕事,本事不大,能混迹朝中多年,仅凭借一张嘴,惯会讨好皇帝。

    典型的势利眼,见风使舵,倒是近几年,朝中的老臣相继辞官,或者出事。

    特别是沈太傅辞官后,身为朝中资历最老的李大人野心逐渐膨胀。

    不仅暗中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走后门,入朝为官。

    眼见言笙被瑜之韩如此器重,又是封为丞相,又是封为帝师的。

    李大人心里很是嫉妒和不满,恨不得取而代之。

    “皇上,言丞相就是在胡说八道,你可千万不要信。”

    李大人气急败坏,连忙朝瑜之韩说道。

    瑜之韩眼神一凝,心里跟明镜似的,他自然清楚李大人的能力和为人处世。

    这也是他宁愿让年仅十七的言笙当一国丞相,也不曾对李大人委以重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