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紫光阁勤政堂,阳光从窗格里照进室内,照得这里无比亮堂。

    自从“西洋玻璃”大卖,朱翊钧首先叫人把紫光阁和勤政堂的窗户加高改大,全部从窗纸改成透明玻璃。

    于是室内的光线变亮了许多,从外观看,紫光阁和勤政堂晶莹剔透,更添几份光彩。

    朱翊钧盯着跪在地上的杨金水,继续问道:“你要保下那人?”

    “奴婢不敢!奴婢只是觉得此人是个人才,想举荐给太子殿下!”

    “人才,”朱翊钧笑了笑,双手笼在袖中,慢慢踱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湖天一色,悠悠地说道:“这天下人才何其多,可是对于孤来说,这天下人才何其少!”

    杨金水抬起头,看着朱翊钧的背影,朗声道:“殿下,天下大才,不能为殿下所用,再多也少。”

    朱翊钧转过头来,盯着杨金水,“黄公说他的干儿子里,最聪慧的就是你。说你要是个全人,可立桑弘羊、刘晏之功。

    但孤知道,伱除了理财善商之外,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涉及。才艺通博,究览天人。

    这样的大才,就算是天残之人,孤也会重用,可以成为第二位三宝太监,也可以立张良崔浩之功。”

    杨金水低着头,没有答话。

    朱翊钧挥挥手,“起来吧,坐着说话。”

    “谢殿下!”杨金水磕了一个头,起身坐回原来的椅子上。

    “英雄惺惺相惜,你赏识的人,难不成有陈平贾诩之才?”

    “奴婢觉得,举荐之人怀经世之才,蕴佐时之略,守南山之操。”

    “哦,想不到你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殿下,此子足智多谋,但奴婢觉得,他长处更在于大略。”

    “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