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娴夫人话,其实我是两个月前便接到了大志的书信。”左君墨道。

    “当时他在信中说,想回长坪村一趟,但他独自一人过江,有些不妥,他亲生母亲,还有晴儿那边肯定也不放心。”

    “于是,他便写信给我,希望我下回去苏杭一带,能绕道去一趟扬州,好跟我一起过来。”

    拓跋娴知道左君墨说的都是实情,“照你这么说,大志这孩子两个月前就写信给你,有了想要回来探亲的打算?”

    左君墨肯定的点头。

    拓跋娴沉吟了下,两个月前,风棠并未封侯。

    如此,她稍稍松了一口气。

    左君墨暗暗观察着拓跋娴的神色,也大概能猜到一些什么。

    先前每一位长辈看到大志回来,都是敞开了怀的高兴,接纳,而独独娴夫人的欢喜中有所保留。

    难道,是跟风棠的侯爷爵位承袭有关?

    但这些,是骆家的家事,即便自己跟骆家交情深厚,在承爵这种敏感事情上他不便多言,但其他方面,他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

    于是,左君墨又道:“这一路过来,水路大半个月里,我跟大志都是处在一起。”

    “四年前这孩子回扬州,晴儿也是托我带去的,据我这一路的观察,这孩子四年来,应该是懂事了不少。”

    “跟他说话,举止有度,落落大方,小小年纪便考中了举人。”

    “言辞之间,似乎有着青云之志的,也不畏惧吃苦,并不像那种想要走捷径,投机取巧的人。”他道。

    拓跋娴看了左君墨一眼,自然明白他话语中的潜台词。

    “若他当真有那抱负和恒心走科举这条路,将来像他大安舅舅那样平步青云,不管到哪里,凭借自己实力的人总是比别人更踏实一些。”

    “这种时候,再有家中助力,便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