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恭知的好言相劝下,陈初含泪接受了赎买全部匠户的条件。

    午时,陈初离开兵部,却在衙门外遇到几位操着淮北口音的汉子,不由驻足攀谈了几句。

    不想,这几位竟也是此次进京述职的淮北老乡。

    五短身材、嗓门洪亮的黑胖小子,便是蔡州东边的邻居、颍州都统制郭韬儿,表字德冈。

    身材高瘦的是寿州都统制丁继胜,字善庆。

    另一位面皮白净、方头大耳,笑的一脸人畜无害的则是宿州都统制于七安,字言兼,好像和郭韬儿家还订了娃娃亲。

    “几位大人,久仰久仰”

    “陈都统,久仰久仰.”

    “相请不如偶遇,眼瞅正午了,咱们找个地方吃上几杯?”

    “哈哈,某正有此意.”

    几人在左近寻了家酒楼占了雅间。

    “陈都统,你也不像七曜刊上形容的那般六尺六寸高、六尺六寸圆嘛。相反,还是个俊俏小郎.哈哈哈。”

    “哈哈,德冈兄也不像七曜刊说的那样粗鲁嘛,相反,还是个言语风趣的妙人”

    数杯酒水下肚,气氛渐渐融洽,几人自嘲一般说起了七曜刊对各自的描述。

    四人都是都统制,辖区沿淮水北一字排开。

    同为武人、地位相当,又是邻居,且都面临着京城报社的泼污,互相有心交好的情况下自然不缺共同语言、共同立场。

    这一场酒直吃到下午未时末,日头偏西。

    称呼也从‘大人’变成互称表字,只不过,陈初无字,相比其余三人互称表字的亲密,称呼他时的‘陈兄弟’总觉的有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