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的身后,站着他的几位心腹。

    几位心腹中旁人倒都还好,唯有董允在见到前方的情况下,忍不住上前劝糜旸道:

    “大司马,山越兵虽多却久无操练,若再让他们继续前进,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届时我军的军心,将会受到打击。

    不若暂且鸣金收兵,另寻他法。”

    听到董允的谏言后,糜旸却面无表情。

    董允能看得到的,糜旸又岂会看不到。

    可糜旸与董允不同,糜旸掌兵多年,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

    “自古以来,攻城战皆是如此。

    千余、万余士卒在高墙之下并无区别,皆是随时可被夺走性命的蝼蚁。

    往往一场攻城战后,城下都会尸骸遍地,乌鸦蔽空。

    一将功成万骨枯!

    孤今日不在意伤亡情况,只在意今日这一战,能不能打崩全琮的军心!”

    对着董允教导一番后,糜旸又接着说道:

    “另外,休昭难道以为孤今日派出天策军,就能够轻松到达柴桑城下吗?

    攻城非平地野战,军士是否精锐并非是主要因素。

    攻城最重要的是,军士们要怀抱着一颗视死如归之心。

    唯有不畏死,方能一路前行直到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