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一晃就到了年底。

    战火摧残下的廉州府,在李牧的精心治理下,重新展露出生机。

    街道上的店铺,陆续恢复营业,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

    虽然距离巅峰时期,还有很大的距离,总算是迈出了复苏的第一步。

    事实上,除了恢复农业生产外,李牧并没有干别的。

    大虞朝连商税都懒得收,商业政策自然是没有。

    街面上能迅速复兴,一半是因为爬在商户身上吸血的蛀虫没了,另一半则是源自官兵们的消费。

    朝廷的军饷虽然没有按时发放,但士卒们的军饷,却没有短缺过。

    在剿灭叛军的同时,大军也收获了不少战利品。

    除非将领们分润一份外,剩下的都被拿来充作了军饷。

    作为新兴的营头,淮安营和扬州营的军官都很年轻,一个个都想往上爬。

    加上主将盯的紧,军饷得以足额发放。

    临近年根上,兜里有了钱的官兵,自然会出来消费。

    可惜民间经济,还是一片死寂。

    稍微有点儿家底的富户,都没有逃过叛军的祸祸。

    剩下的不光穷,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

    在白莲教全民皆兵的政策下,家家户户的青壮都被强征入伍。

    除了少数幸运儿逃了出来外,更多的现在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