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微操大师李隆基,绝非浪得虚名!(4/6)
可惜李隆基只坚持了半生的文治,随后便沉沦享乐无法自拔。
“等等,这安禄山,似乎有点东西啊。”
其他人都在激烈讨论,李隆基晚年究竟能昏庸成什么样,才能让这般鼎盛的大唐由盛转衰之时。
赵匡胤忽然发现了一处不同寻常之事。
安禄山竟然直接舍弃了大部分城池,将整个大燕朝廷的大军尽数聚集在潼关之下。
同时世家也都在疯狂抽调人手。
哪怕平日里朝廷与世家都是互相算计的状态,可眼下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
无论哪一方都不可能单独抵挡住李二的攻势,他们唯有合作才有胜算!
作为曾经成功的叛军,安禄山很清楚的知道。
只要李二想攻入长安,再建大唐,那他便一定要自潼关而过。
在这种情况下,分兵驻守各大城池绝不理智。
在大唐太宗的名声之下,大燕朝廷的大军损失之后多半都得不到补充。
反而太宗麾下的大军只会越打越多。
且一旦李世民起势,己方守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直接倒戈。
所以在赵匡胤看来,安禄山的决断无疑是最正确的。
收拢兵力,于潼关之下,与李二决战!
避免无意义的消耗战,转而以这一战定乾坤!
“有点意思,果然能任三地节度使,安禄山还是有些能力在身上的。”
“等等,这安禄山,似乎有点东西啊。”
其他人都在激烈讨论,李隆基晚年究竟能昏庸成什么样,才能让这般鼎盛的大唐由盛转衰之时。
赵匡胤忽然发现了一处不同寻常之事。
安禄山竟然直接舍弃了大部分城池,将整个大燕朝廷的大军尽数聚集在潼关之下。
同时世家也都在疯狂抽调人手。
哪怕平日里朝廷与世家都是互相算计的状态,可眼下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
无论哪一方都不可能单独抵挡住李二的攻势,他们唯有合作才有胜算!
作为曾经成功的叛军,安禄山很清楚的知道。
只要李二想攻入长安,再建大唐,那他便一定要自潼关而过。
在这种情况下,分兵驻守各大城池绝不理智。
在大唐太宗的名声之下,大燕朝廷的大军损失之后多半都得不到补充。
反而太宗麾下的大军只会越打越多。
且一旦李世民起势,己方守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直接倒戈。
所以在赵匡胤看来,安禄山的决断无疑是最正确的。
收拢兵力,于潼关之下,与李二决战!
避免无意义的消耗战,转而以这一战定乾坤!
“有点意思,果然能任三地节度使,安禄山还是有些能力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