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第三,算数第一,经义第一的那位八岁天才女娃。”

    沈掌柜很惊讶,他没想到,今日在族学文会上出名的天才,竟跑来他们书肆卖书了。

    但是惊讶归惊讶,沈掌柜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客气道:“小友把抄书的笔墨拿出来,我来看下好估算价格。”

    诸葛云疏赶紧把书香放下,从里面拿出了七本幼儿启蒙书籍。

    一一打开,给沈掌柜查看。

    “不错,你这个年纪把字写成这样,私下肯定花了不少功夫。字体工整,页面干净,整体看来,小友的字体,已经有了自己的风骨,坚持练下去,假以时日,成就可不低。这样吧,我们书肆按照乙级的标准给价,《百家姓》和《千字文》我们出半贯钱,剩下的五本,每本一贯钱,你们看可以吗?”

    诸葛云疏听到这个价格就是一愣,她没想到沈掌柜会给这么多,就算之前知道小叔诸葛来贵的一本手抄本《幼学琼林》花了一贯钱买来的,也从没奢望过沈掌柜会给她这个价位。

    “当然可以。”诸葛云疏赶紧道。

    这么好的价位,不同意才不正常。

    “沈掌柜,这样的幼儿启蒙书籍,你们还收吗?如果收还是同样的价格吗?”诸葛云疏虽然犹豫,但是还是把心中的问题说了出来。

    这个问题,关系到她后面的挣钱大业,所以说很重要。

    沈掌柜眯着眼,连连点头,“当然,我们书肆,卖的最好的就是幼儿启蒙书籍了,何况,除了镇上这家书肆外,在县城和郡城都有我们家的分店,书是不愁卖的,有多少收多少。”

    沈掌柜也有自己的考量,他看着诸葛云疏,一个八岁女娃就能解出河上荡杯和鸡兔同笼这样的算学难题,再加上族学比试第一名的名声,还愁她的手抄本不好卖吗?

    他可是一名商人,对他不利的买卖他可不做。

    更何况这样一位少女天才,将来不出意外,前途肯定一片光明,结交一二,也不是坏事。

    诸葛云疏打量这家书肆,发现里面有很多印刷书籍没有卖出去,很是疑惑:

    “沈掌柜,晚辈想问下,现在的书本不都是雕刻印刷的吗?为什么手抄本书籍需求量还这么大。”

    她猜测,难道印刷书籍数量少,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