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宇父子回屋换了身衣袍,回到厨房时,桌上已经做好俩菜了,一个酸菜排骨炖粉条,一个辣子鸡块。

    “母亲,今个外祖父带头捐银子。”辉哥走到牧莹宝身边告诉着。

    牧莹宝正在煎鱼,一听就扭头看向薛文宇;“怎么回事,咱手里没银子了么?”

    有的话,不该是他带头么?

    “母亲,父亲是第二个捐的啊,一万两呢。”辉哥赶紧的替父亲回应,紧接着又说了后面的情况。

    牧莹宝闻言点点头;“这还差不多,这数额的话,应该能解了燃眉之急了吧?”

    “母亲,岂止是解了燃眉之急啊,初步统计了一下数额,节约点用,能够维持小半年的开销呢。”辉哥很是明确的告诉着。

    勤政殿上,那些文武百官也不得不当场报捐。

    舅舅一笔一笔,当场的记录在案。

    下朝的时候,辉哥看着舅舅写好的单子,心算了一下,总数立马就出来了。

    但是捐这一项,尽然有六十九万多两呢。

    满朝文武大臣,不管心甘不心甘,最少的,都是捐了三千两呢。

    “太好了,儿子,记得等收到银子后,开个表彰大会,给他们颁个奖以示嘉奖。又或者,叫人刻块碑,上面刻上捐助者的名字和捐的数额。”牧莹宝提醒道。

    辉哥点头;“嗯呢,儿子晓得了。”

    头天晌午,娘俩商量解决办法的时候,牧莹宝就提过这事儿,所以,这会儿她一提醒,辉哥立马就回应了。

    “不是,既然缺银子,还什么嘉奖?”薛文宇很是不解。

    “父亲,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辉哥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调皮劲儿上来了,偏偏就不当即告诉他。

    牧莹宝也跟着嘿嘿笑,嘉奖什么的,当然都是虚的了!难不成真的傻到,奖励他们金银珠宝啊!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