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站”和“细语”相继爆炸,“程晓羽奥斯卡15中15碾压其他影片称王”的标题瞬间就刷爆了全世界各个社交网络和新闻网站。

    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是团体的荣誉,但一般是由监制去领奖和言,《泰坦尼克号》的监制和导演都是程晓羽,自然最大的荣耀全部属于他,簇拥他上去的《泰坦尼克号》剧组成员,几乎每个人的手中都握有小金人,闪耀到夺目!

    身着黑西装的程晓羽,无比虔诚的从诺南.罗伯特手中接过了这尊历史性的小金人,他干净修长的手指捏在上面显得格外的漂亮,在灯光的映照下他格外的耀眼。

    也许在旁人看来,此时此刻是不敢想象的奇迹,但是对于他来说,今天能够完成这样的场景,完全是在计划之中的事情,并不是难以预计,并不是不可思议。

    天时、地利、人和让他走上了15中15,包揽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无上荣光!

    当《泰坦尼克号》获得难以想象的票房成绩之后,奥斯卡的结果就已经注定,程晓羽和《泰坦尼克号》成为了奥斯卡唯一的选项。

    因为奥斯卡从来都不是一个只讲究艺术的奖项,它一向都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泰坦尼克号》不仅完美的把握好了这一点,选择它获奖,还符合美国电影界所有人的利益。

    当下正处于华美关系的蜜月期,程晓羽的崛起,又让大量的华夏公司开始大手笔的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展开合作,无数的华夏资金涌入了好莱坞,而资金正是好莱坞最需要的。

    程晓羽和“西楚”就是好莱坞竖立起来给华夏投资者的榜样。

    除此之外,让《泰坦尼克号》大获全胜,借机全面推动三d和ia影院的建立,为好莱坞开创全新的赚钱机器,从院线到电影公司到从业人员到电影设备制造厂商全部都是受益者。

    当程晓羽让哈维.韦恩斯坦把《泰坦尼克号》2d和三d以及ia的对照盈利表摆在好莱坞电影公司面前的时候,就算是索尼,也让彼得.科普拉捏着鼻子投了程晓羽和《泰坦尼克号》的票。

    这和《泰坦尼克号》与《肖申克的救赎》谁的艺术水平更高无关,只与利益有关。

    选了《肖申克的救赎》无非是给斯塔文.贝尔的橱柜里增加一座奖杯,选了程晓羽和《泰坦尼克号》是给华美友谊添砖加瓦,是给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拉来投资,是给所有的电影人增加赚钱的机会。

    那么如何选择就是已经确定的事情。

    剧情渣到《阿凡达》这样都能让卡神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提名,就知道奥斯卡的本质,其实一点都不艺术。

    程晓羽是利用利益的驱使,让好莱坞的众人把他捧上了神坛,但他之所以费尽心力走上神坛,他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奥斯卡,甚至可以说也不是名声,而是一个万众瞩目的言机会。

    这一刻,他手握着小金人站在麦克风的前面,笑了,他的笑容有一种浅浅的温暖,眼神有些安静的迷离。

    这一刻,岁月洪荒在宇宙的星光之中停滞了,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他一个人,整个世界只剩下了另外一个人和在虚空中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