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在。”韩妤同样低低地回答。

    “想不想出庄子去?”赵与莒抿了下嘴,然后问道:“象李邺、十二他们那般,替我到外边管着人?”

    “奴不想。”韩妤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道:“奴只想呆在庄子里。”

    她确实只想呆在庄子里,因为赵与莒每年大多数时间还是呆在庄子里。她要的不多,仅是呆在赵与莒身边,能照顾他的起居,能见着他一天天长大,能侍候着他的衣食住行。

    这就足够了,对于曾经过颠沛流离、曾见过人间惨剧、曾经家破人亡的她来说,这就足够了。

    “阿妤……”赵与莒转过脸看着她,见她垂着头,不与自己视线相对,心中也是一动。

    韩妤初到郁樟山庄时已经十二岁了,那时她便极懂事理,知道帮助照顾年纪较小的义学孩童,抢着做些家务。那时她极腼腆,虽说年纪最大,却是所有孩童中声音最小的一个。转眼五年便过去了,马上便是第六年,当初那个瘦小枯黄的女童,如今已经长成了明丽可人的姑娘。

    因为朝夕相处的缘故,赵与莒此时才恍然发觉,韩妤年纪大了,按着这个时代,该替她考虑终身大事了呢。

    想到这,赵与莒微微一笑:“阿妤,若是在别家,你这番年纪已经嫁了呢,我想让你出去,也是想你看看能否寻着一个可靠实诚的人,你的终身大事,总须得你自家满意才好。”

    韩妤身体猛然一颤,然后吸了吸鼻子,声音里便带了哭腔:“奴做错事了么,为何大郎要赶奴出嫁?”

    “哪里是赶你出嫁!”赵与莒哑然,轻轻拍了拍韩妤胳膊:“阿妤,我只是想你……唔,有个好归宿罢了。”

    他这话说得有些言不由衷,家中义学的女孩原本就不多,每一个都是精心调教出来的,若只是为了今后嫁人,他当初如何会花去那么多心血。不过看韩妤就要哭了的神情,他也只能宽慰了。

    “奴不要甚么好归宿,能跟着大郎身边服侍,那便……那便是奴最好的归宿了。”韩妤声音又恢复到她初来郁樟山庄时那般模样,细得有如蚊蚋。

    赵与莒唯有苦笑,自己将这些孩童培养得是足够忠诚,忠诚到这般地步,倒成了负担了。

    “阿妤不愿去,那便只有让阿茹去了。”赵与莒心中,其实也希望韩妤留在身边,她心细如发,自己一有所需她便会准备好来。

    “大郎是要派阿妤去流求?”

    对于郁樟山庄在海外的领地,韩妤也略有所知,听得从那儿回来的赵子曰说,那里渺无人烟极为荒凉,又远隔大海,若是去了,半年才能回来一次。

    这让韩妤心中有些不忍,被赵与莒称为阿茹的郑茹,也是与她一般的第一批义学女童,年纪比她略小一些,向来在众人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但韩妤比当年小翠要更明白赵与莒,赵与莒在大事之上,喜欢听取旁人意见,却绝不喜欢旁人干涉。因此,她只是垂着头,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