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批,他准备生产200台。

    智能机器人的真正核心其实是软件,硬件制造并不复杂。

    而且这一次是批量制造,只需将上一次的生产流程重复一遍即可。

    这些工作M型机器人完全可以胜任。

    于是,杨波的主要精力放在一台特制版上。

    这一台特制版,未来将是太空城所有智能机器人的首领。

    杨波起名叫‘小艾’

    对于小艾,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杨波都格外用心。

    在知识输入方面,杨波将航空、航天、天文、机械、电气等相关学科的海量知识都输入到小艾的智能模型中,进行训练。

    硬件上,X-250,X-199,各种合金,各种先进黑科技,杨波都不计成本地投入。

    几天之后,‘小艾’终于制造完成了。

    为了区别于普通M型机器人,小艾同样是类人仿生形体。

    看起来就像是小墨的妹妹。

    但事实上,但比硬件的话,无论是单体战力,还是在适应太空环境方面,小艾要胜过小墨。

    毕竟小墨设计的使用场景主要还是蓝星地面。

    杨波并没有考虑太空环境的适应性。

    而在人工智能的训练上,两人各擅胜场。

    小墨性格活泼,很擅长和人类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