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草地开阔宽敞,事先又准备了多条撤退通道,火箭炮团不过五分钟就撤进了安全区域。

    直到提贾尼回到的公路上再次举起相机时,德军的炮弹才铺天盖地的打来,一片又一片,将空荡荡的草地炸出了一个个弹坑。

    提贾尼飞快的按着快门捕捉下这些“珍贵”的镜头,一边拍一边感叹,语带嘲讽:“你们打得很准,但它们是无辜的!”

    火箭炮团要做的,就是换一个炮兵阵地重复这样的操作。

    它们每次可以发射432枚火箭弹,一天打20次就可以发射8640枚。

    且火箭弹发射不依靠膛压也没膛线,其寿命比传统火炮高得多,虽说精度不足,但两天打上万枚火箭弹到“河湾区”,碰运气也能碰到不少“战果”。

    严格的说,火箭炮的发射不只是“碰运气”。

    夏尔在高地上布设了炮兵观察员,当德军炮兵还击时,炮口冒出的火光和烟雾就会暴露其炮兵阵地的精确位置。

    (注:为了方便指挥,炮兵通常是以营为单位布设,有时甚至以团为单位集群布设。这是由落后的通讯设备决定的,越分散越是无法统一诸元并迅速做出反应。)

    然后,下一批次的火箭弹就是以这“精确位置”为目标。

    见证奇迹的提贾尼兴奋的给夏尔发了一封电报:

    “你是对的,少将,所有一切都像你预估的那样。”

    “我们不需要担心射程的问题,也不需要担心精度。”

    “敌人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我相信此时他们的内心一定处于绝望中!”

    ……

    夏尔依旧在巴黎,他没急着回前线。

    他不需要急,此时军队还没发起总攻,现在是用火箭弹消耗德军炮兵的阶段,将它们消耗到一定程度甚至崩溃,才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如果现在命令装甲部队推进,德军炮兵完全可以无视火箭炮“精度不足”的压制,选择将炮口对准坦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