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衙的谢淑婷又慵懒的躺在摇摇椅上,嗑着瓜子,听着连夕的回报,是好不惬意。

    “四月初三,奴婢以银钱五千贯,赎回曾浩等一众漕运人员三百七十人。”

    “谨遵家主吩咐,四月初七奴婢已然收到各商会汇总,除粮商外其他所有商户掌柜,已经关店铺歇业。”

    “四月初十,木老自江南来信,想问一下小姐当年的约定是否还作数?”

    “四月十六......”

    “等等!~”

    谢淑婷说话间将瓜子丢回来食盒,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道:“把木老那封信给我看看。”

    连夕顺势取过木老的信件,转而交给了谢淑婷道:“小姐!这木老可真执着,当年你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他还记着在。”

    谢淑婷快速浏览完信件,无奈的苦笑道:“哎!我也没料到他真的成功了。”

    “啊!~”

    连夕震惊的看向谢淑婷,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小姐!难道说那方法没办法成功?”

    “不是!~”

    谢淑婷摇了摇头,思忖了片刻沉声道:“方法是肯定没错的,但这可是要二三十年才能初见苗头,没想到短短七八年,木老就研究出来了。”

    杂家水稻的方法,谢淑婷只告诉了木老理论性的知识。她原以为,以现在的农业水平,没个五六十年出来了效果。

    没成想,她低估了古人的想象力,更是低估了连家商会在这上面的投资,连月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支持。

    试验田从最开始的三亩地,直接被木老扩孔到三十亩,若不是周边地界已经无法扩充,试验田的面积还要增加。

    “小姐!要回信吗?”连夕柔声问道。

    谢淑婷沉思了片刻,微微颔首道:“回一封吧!就告诉连夕,我有时间会去江南见一见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