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行生说的他至少能听懂一些,布禅说的他是真的懵。

      孟时想了下,伸出手掌,“这是一面镜子。”

      管斌一脸残念,不过还是点头表示自己理解。

      孟时说,“这就是如实照见。”

      管斌:……

      孟时笑笑,把自己的理解说了出来,“镜子照到什么就是什么,它没立场,没好恶,就是如实照见。

      其实我们平时说的‘客观’也是一种‘立场’,客观只表示没有利害关系,不表示没有好恶。”

      管斌想了想,说,“真的有人能做到如是照见?”

      做人能客观的看待问题就已经很难了,更不要说,如同镜子一样,原原本本的照见,没有任何立场。

      孟时把手放下,“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是镜子,因果律是镜子,辨别、证明的逻辑和实践才是镜子。”

      管斌说,“既然不是人能做到的,说它干什么?”

      孟时说,“所以老和尚说一步之遥,难如登天,如实照见是修证之法,要修,要证。”

      管斌若有所思。

      孟时看他表情,又把手伸出来,掌心对着他的脸,问,“这是什么?”

      管斌说,“是镜子。”

      孟时问,“镜子里是什么?”

      管斌说,“是……是‘我’。”

      孟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