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是在向心中的伊人示爱。这伊人是谁呢?当然就是躲在帘后的文君,除了她,大概没人能明白司马相如在唱什么。

    她将帘子轻轻掀开一角,文君看到了伏在琴上的相如,一下子就被他俊朗的外貌所吸引,更见他那闭目鼓琴,陶醉而不自知的样子,心中越发地喜爱。她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司马相如的表演呢!不止如此,司马相如更通过仆人将自己的爱意传达给文君,文君心里便有了计较。

    于是当晚宴席散了,文君就偷偷离家,随着司马相如私奔了。

    可谓是真正的一见钟情啊!

    只不过男方早有预谋罢了!

    通过这一举动可以看出来,文君并不是传统的娇小姐,否则哪里会有这么果决、大胆呢?

    文君随着司马相如回到家里,却在他们家只找到了四堵墙和一扇窗,心想:难道相如这个翩翩佳公子就在这么简陋的小屋里,品行高洁得过分了吧?

    这样的日子久了,相信谁也受不了,何况是卓家大小姐。于是他跟司马相如提议,不如回到卓家附近,邀娘家人来扶持一下?于是两人变卖了能卖掉的一切,收拾细软,回到临邛,开起了酒肆,卓文君亲自当垆买酒,司马相如亲身端茶递水。

    自文君跟着相如私奔,卓王孙大感面上无光,遂发出话来,再不认文君是女儿,从此之后父女之情一刀两断。如今女儿当垆买酒,叫他颜面尽失,只能躲在家中,不肯出去见人——他的眼睛受不了别人含笑的目光,他的后背也受不了别人的凌空一点。

    亲戚朋友却坐不住了,纷纷来劝卓老——这样僵着,他们是赚足了酒钱,你的面子就能保住了?他们卖的哪里是酒,分明就是你的面子啊!卓王孙听了此番话咬了咬牙,终于认了司马相如这个女婿,补办了婚礼,司马相如赚了个盆满钵满。

    严格说来,司马相如是个吃软饭的。这碗软饭是卓文君心甘情愿给司马相如吃的。对卓家来说,司马相如这碗软饭不过是九牛一毛,并没有什么损失,这也算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软饭吃到一定的量,司马相如开始爆发了。有一天武帝读到《子虚赋》,深为其瑰丽文辞、浪漫想象所打动,读来读去爱不释手,还以为是古人所作,深恨自己生得太晚,不能与之秉烛卧谈。这时为武帝管理猎犬的狗监、蜀人杨得意说,《子虚赋》的作者司马相如,就是臣的老乡。

    武帝没想到《子虚赋》的作者还活着,非常高兴,于是一纸诏书将司马相如从蜀地召了过来,拜为郎官。其实景帝时,司马相如已经任过此职,不过景帝的生活显然没有武帝那么丰富多彩,他不爱文赋,司马相如一身文采毫无用武之地,于是投奔了梁王刘武。

    现在“文友”武帝当国,司马相如的春天来了。相信当长安飞来的骏马和诏书来到卓王孙家门口的时候,这位靠着冶铁发家的大商家心里定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吧。

    说来也怪,相如大作流传后世者甚多,但最有名的《长门赋》偏偏很有问题。问题在哪呢?

    原来这《长门赋》写的是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被废后的凄楚和无奈。据说这是阿娇奉了百金托相如写的,希望可以以此博回武帝的欢心,武帝读了《长门赋》,果然十分感动,想起了旧时欢愉,于是阿娇复得宠幸。

    无奈何,历史上的阿娇是没有这等好命的,所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做传,也没提到《长门赋》的事,所以《长门赋》很大可能只是出自后人的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