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他们绝望地发现元软对这个完全没兴趣,反而在和系统激情打赌程卫宁会不会生二胎。

    太子注意到部分朝臣浮躁的情绪,平淡地收回视线,不急不慢道:“儿臣抛砖引玉了……”

    之后,太子开始详细阐述,比如水转大纺车,体积庞大,对水域有要求,同时纺纱也要考虑到产量等问题,得由工部和户部官吏综合考虑。

    再比如,水转翻车,不同发力的水转翻车,适合大夏哪些郡县,得具体分析后再落实。

    太子简单说了些建议后,又提出部分可能会出现的其他问题。

    比如,官府要提前倡导老百姓用银钱、或者粮食等交易,在大量布匹出现前彻底禁止民间布匹交易,以免造成金银损失。

    再之后,关于这些灌溉农具要如何做到保密等问题。

    太子在这侃侃而谈,原本还期待小国师说话的朝臣们也冷静下来,跟着提出很多问题,然后又有部分人小声提出自己的建议。

    皇帝不动声色,但看向太子的眼底闪过一抹欣赏。

    这时,系统的心声忽然响起:【哇,古人真的好聪明啊。又是因地制宜,又是保密,他们甚至还考虑到生产地和销量等问题。】

    元软:【那肯定啊!虽然举荐制没有科举制那么公平。但他们同样是社会金字塔的一撮撮,能有这样的见识不是理所当然的么!我也想不出更好的了。】

    满朝文武一怔。

    小国师居然说自己想不到更好的了么。

    他们忽然看向淡定自若的太子,又看向表情沉稳的陛下。

    他们恍惚间好像领悟了陛下曾经说的一句话:大夏之事,不可事事只求小国师。

    朝臣们内心涌起出一股激荡:是啊,我们可是大夏的肱股之臣,我们应当自强。

    系统:【阿软没想到其他了吗?】

    元软:【等等……好像还有点,我忽然想到不是要搞丝绸之路么?这个水转大纺车不就是可以搞丝绸吗?现在就差原材料蚕丝了。统儿,你那儿有没有养蚕的技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