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斐逊举的这个例子,朱厚照更是一下子明白了。

    秦始皇批阅奏折,可依旧用的竹简。

    而他们却用了纸。

    这显然也证明了,智慧就是生产力的一种表现。

    而当前,大明读书人,聪明人显然已经足够多了。

    却还想不出把钢铁产量提升的办法,显然是大明官场的官本位思想,吸纳了太多智慧。

    读书人也不屑去参与这种工匠手艺。

    还有,原来火枪在短时间内可以射出一百发子弹,火枪都出现了多少年,一百多年应该有了吧。

    美利坚也才不过立国百年,甚至好像格兰特都没有见过那种威力庞大的马克沁。

    区区几十年,从华盛顿时期的火枪,到克利夫兰时期的火枪,就有了这么大的改变。

    显然还是他们民间智慧上投入了很多,才有这种改变。

    大明的读书人……当了官就开始争权夺利和勾栏听曲。

    算了,不想了,不想了。

    【唐僖宗李儇:所以,我们的科举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吸纳了太多的集体智慧,算是弊大于利吗?我们不应该吸纳这么多读书人,应该鼓励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在其他领域?但……这样也不对啊。世家门阀的危害,可比读书人危害更大吧。】

    朱厚照一时间都想要取消科举制了。

    可刚出这个念头,他又想到……不能!

    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本身就是皇帝用来打压世家大族垄断的。

    而且,不吸纳聪明人到朝廷,放任这些聪明人给世家大族用,皇帝更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