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倒不用刘星自己写,而是由荀彧代笔,很快,三封信就写好了,刘星当即命人送往三地,等待消息。之后,回了内宅。

    来到颖阴县已经有几天了,内宅在温檀儿的带领下已经收拾的很是不错了,像个家的样子了。

    马上就要过年,温檀儿带着四个丫鬟叽叽喳喳的在捣鼓着什么。

    刘星在后看去,温檀儿一身红裙,身材说不上曼妙,但少女感十足,这要是在现代,谁会想到她已经嫁为人妇?!

    在古代迎娶新娘,温檀儿的年纪正当时,但有两点,刘星心中不忍,一个是自己是在温恕去世前的一刻才拜堂,这多少有些仓促和冲喜的意味。

    而另一个,温檀儿现在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自己再饥渴难耐,也不能“趁人之危”,养几年再说吧。

    温檀儿虽然未经人事,可也知晓到刘星的些许心思,两人沟通无碍,虽然在同一个房间里住,却相敬如宾。

    见到刘星脸上有些阴霾,温檀儿走过来问道:

    “夫君讨论完政事,累了吧?”

    “不累,我一个年轻人,有什么可累的,倒是你们在干吗?”

    黄巾之乱,温檀儿还算是幸运,身边的丫鬟都保住了,刘星也知道了这四人以春夏秋冬为名,分别是春柳、夏荷、秋菊和冬梅。

    “夫君,马上就是岁末了,一路追随于你的将士们都是外乡人,包括我们,但他们并无家人在身边,这也是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我们正为他们做一些年食!”

    “哦?”刘星有些汗然,自己带着一百多人过来颍川,包括程普、韩当还有典韦、张燕,这些手下追随自己,可却忘了他们都是外乡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世间有无亲戚,毕竟都是在外地,看来自己对下属的关心还是不够的呀。

    “夫人有心了,为夫倒是忽略了这事儿。”

    刘星很是感激温檀儿,但又想到程普说的在过年时动刀兵,这大过年的还让属下拼命搏杀,嗨,自己真的不是个东西。

    见刘星的脸上还有异色,温檀儿继续追问。

    刘星和她进了房间,这才将刚才与众人的讨论慢慢道来,温檀儿听的仔细,半晌才说道:

    “夫君可还记得家父为何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