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古人从不缺少创造力,二十里一艘传令船,桅杆上的了望哨可以随时用旗将命令传达出去。

    这种方式的传递,二百里的距离就根本不是距离。

    然而,施琅依旧固执地抗命了。

    海战一触即发,舟山水师打响了此次海战的,第一炮。

    或许,番人舰队根本没有想到,汉人敢打第一炮,他们虽然有更远的火炮射程,虽然他们在二十里距离开始减速、准备开炮,但毕竟没有开炮。

    舰船的转向,不是一蹴而就,船舷对目标,也不是正面相对,而是约三十至四十五度角对准目标,也就是说,船依旧在前进。

    而施琅令七艘主力船前出迎战,虽然阵型是“品”字三角形,可方向同样也是夹角对敌。

    这样一来,双方的实际直线距离,其实已经缩短,堪堪进入了水师主力舰的射程范围。

    施琅所部,有一批从郑森那“挖”来的老水手,他们操炮、使舵的技能是熟稔的。

    对风向辅助更是得心应手,此时的风向,正对着敌人,那么水师的炮弹射程,实际上是高于十八里的。

    或许施琅正是见风向可用,才敢抗命迎战吧?当然,这是揣度。

    七舰一轮试射,无数的炮弹在敌舰四周炸一道道水柱。

    敌舰队吓了一跳,但随即向水师开炮反击。

    这一轮,双方都是试射,也就是说,以一侧舷炮,各层每隔一、二门射击,以测定炮弹落点进行下一轮开炮前的校正。

    那么,问题来了。

    水师七舰此时是全速的,而敌舰是减速的,大型战舰加速和减速,所需要的时间有些长,船体沉重嘛。

    这样一来,敌舰的炮弹大都是落在七艘身后,而水师的炮弹,却在这一轮中,幸运地形成了跨射。

    幸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