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必管这些!”朱辰妤支腮问道,“朕就想问问你,若朝廷左右营不参与这场战事,以吴王手上军力,能否赢得这场战事?”

    廖仲平一时沉默,好一会,他才抬头道:“臣不敢妄言……按理说,吴王手中军力,足以应对可能来犯之敌,哪怕是海战受挫,凭北伐军之实力,也足以将敌人挡在海岸之外……可北伐军精锐之六七成此时皆在河间府一线,南返需要至少半月……关键是,吴王根本没有下令,召回江北北伐军,反而令风雷骑逆向北上……臣真不太明白吴王心思!”

    “会不会是……他改变主意,欲与朕争夺天下了?”朱辰妤悠悠道。

    “这……!”廖仲平低头道,“臣不敢言!”

    “此殿中,只有朕和廖爱卿……但说无妨!”

    “是……以臣这些年在吴王麾下……臣觉得,这不太可能!”

    “为何?”

    “陛下试想,吴王若真改变主意,欲与陛下争天下,那么此时最应该做的,是将风雷骑调至苏州、常州一线,这足以牵制左、右营,何须调左营至江岸?再则,吴王应该迅速传令顺天府,拒绝或者拖延与绍兴侯交接城防,可据臣今日一早接到的邸报,城防交接正有序进行……还有,陛下难道不觉得,这个时候,吴王欲与番人舰队开战,不是自找麻烦吗?”

    廖仲平的话非常有道理,如果吴争真要争夺天下,那么,这个时候最应该的就是缓和与番人的关系,哪怕是暂时的,应该聚集所有力量,对应天府及周边形成合围之势。

    朱辰妤慢慢点了点头,“廖卿所言有理……朕想问,若按徐孚远所谏,左营按兵不动,并召回绍兴侯所部,或一部……吴王会做何反应?对外海战事有何不利之影响?”

    廖仲平思忖道,“以臣私见……吴王必定会令正北上的风雷骑阻拦绍兴侯所部南下,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引发双方火拼……更会造成吴王陷入两面交战的困境……!”

    “吴王会败吗?”

    “臣……不敢肯定,但……这时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精锐,由应天府出发,直击杭州府……吴王很有可能会败!”

    “足够强大?”

    “譬如左营、右营……兵力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趁着那时杭州府周边兵力空虚……一、二万人足矣!”

    “若吴王战败,江南会呈现如何局势?”

    “这……臣说不上来,但一定会乱!”

    “乱到何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