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不完认同吴争所说,大明立国三百年,天下人心还未丧绝。

    至少各地义军举旗反清,都需要以皇族为名。

    大义,不可或缺。

    但张煌言觉得吴争有一句话说得对,大雁还在天上飞,就在想着清蒸还是红烧,何止荒谬?

    所以,张煌言沉默。

    张国维已经清楚吴争用意,在他看来,吴争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最多不过是个身具异禀的毛头小子,往往敢说的人,危害不大。

    为官数十年,张国维最怕的就是尔虞我诈,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

    张国维对吴争没有敌意,甚至视为子侄。

    同时,张国维认同吴争其中一句话,朱媺娖是先帝嫡女,她所拥有的名份,远比朱以海这般皇室子弟,更具大义。

    所以,张国维也沉默。

    只有钱肃乐一脸悲愤,他悲愤的不是吴争满口胡言乱语,而是他一直引为知己的张国维,视为弟子的张煌言,居然沉默。

    沉默代表着默认,至少是不反对。

    钱肃乐是崇祯十年进士,曾授太仓知州。

    年近四十的钱肃乐,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根除不去。

    在他的世界里,非黑即白,奉朱以海监国,为得是延续大明的一线生机。

    如果与抗清相比,在钱肃乐看来,社稷的存亡更重要。

    也就是说,如果在延续明室维持现状和北伐复兴相较而言,钱肃乐更看重前者。

    这就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