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时候买剧就像赌石,根据明面上的各种细节,赌石是花、窗、窗等,电视剧就是主创阵容、剧本、题材等等。

    最终选定双方认可的价格,达成交易,播出就是切石。

    一刀切下去,电视剧火了,赚的超出了成本,那就是赌涨了,如果是小成本购剧,然后播出大爆,相当于花小钱开出了帝王绿。

    赌石有涨有输,购剧也是如此。

    蓝鲸鱼号称出品必精品,目前为止还没有砸牌子,所以下限价格极高,但蓝鲸鱼也不是每部剧都大爆,有些剧或许可以赚,但利润空间有限。

    所以蓝鲸鱼和平台方是合作对象,但也是博弈者。

    蓝鲸鱼基本可以保证不亏,但赚钱看命,所以平台方想尽可能的多赚钱,蓝鲸鱼也要争取已方利益,生怕卖亏了。

    像《庆余年》这种项目,虽然价格高,但回报丰厚,大家抢着买。

    甚至有些出于其他目的,赔钱都要抢!

    但像《回家的诱惑》这种项目,有蓝鲸鱼背书,肯定有搞头,但没播出谁也不知道成绩,所以拉扯就比较慎重。

    人家平台方不可能无缘无故出高价,万一要是利润有限,就算不赔,白忙活一场也受不啊。

    所以他才会琢磨糖嫣,毕竟名气更大,可以拉价,原版的秋瓷炫也不错,但名气和商业价值就逊色多了。

    其实魏阳也想过,像这种“黑马”项目,可以试一试对赌协议,按成绩标准线要价。

    但后来想想就算了,因为他不相信那帮平台方的节操,说不定这帮人为了少掏钱改数据,行内也不是没有这种操作。

    而且他顾虑这个对赌协议玩多了,回头平台方会把这种协议绑定在所有蓝鲸鱼项目上。

    魏阳不否认这种对赌协议有时候是双赢,但平台方的好处更多。

    蓝鲸鱼不缺买家,价格也大多满意,明明是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更省心干脆的赚钱,闲的蛋疼给自己搞KPI。

    黑马项目毕竟是少数,魏阳作为一名成熟的商人,看的是全局和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