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倒是有一个,我们保卫科的老赵,他是退伍老兵出身,老婆孩子都在战争中去世了,只留下他一人。而且今年他马上就要退休了,如果能够说服他的话,孙兰花同志不但能够拿到京城户籍,还可以顺势接了老赵的班。”

    “我就知道老哥有办法。”李卫东竖起大拇指。

    李爱国苦笑:“你少给我戴高帽,老赵的脾气比较怪,要想说服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卫东清楚,像老赵这种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人,对外物并不看重,一般人还真难找到下手的地方。

    但是咱李卫东是一般人吗?

    “爱国哥,你尽管帮我牵线搭桥,我自有办法。”

    听到李卫东这样说,李爱国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谈完正事之后,李卫东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跟李爱国闲聊了起来。

    所聊的内容都是跟轧钢厂最近的变化有关的。

    李爱国身为保卫科长,对厂里的事情再熟悉不过了。

    “最近咱们轧钢厂调来了一位姓白的副厂长,听说挺有根底的,他来了之后,立刻接手了厂里面常务工作,负责车间的日常运行。”

    “白副厂长.”李卫东抬头看向李爱国。

    李爱国压低声音说道:“我听人说,白副厂长在来到咱们厂后,对于扶贫车间跳出五行之外,感觉到很恼火,曾经数次跟几个亲信嘀咕一定要把扶贫车间拿回来。”

    所谓的扶贫车间跳出五行之外,是因为扶贫车间成立后,考虑到扶贫车间的重要性,轧钢厂把扶贫车间单独划分出来。

    无论是人员还是资金都不归轧钢厂管,而是由李卫东这个车间主任独立核算,只用向杨厂长和部委负责。

    财权和人事权都不归厂里面,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轧钢厂里有些领导在私下偷偷议论扶贫车间是独立小王国。

    当时杨厂长身体健壮,亲手抓轧钢厂的管理工作,所以这些反对声音很快被压制了下去。

    现在白副厂长来到轧钢厂,而扶贫车间又是轧钢厂最大的一个车间,是一块大肥肉,他自然想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