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材生的同学,往往也在别的大公司或者政企中上班,业务上能减轻多少压力,一线业务员心中最有数。

    也正因为如此,缪家作为跟着发家的原五家埭大姓之一,如今也是非常愿意在年轻人的学业上下血本。

    正向反馈的激励作用,让清醒的人都在努力。

    这次借着大老板给小孩们办酒,高管们也在卖力打听消息,丁永迟迟没有表态,张浩南那里倒是极为清净,因为他作为大老板,一向不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其实“沙食集团”内部升迁一直都有标准,很多时候是可以预测的,只是在正常的轮值之外,还有一个“钦定”,算是“考举”之外的“察举”。

    但这不是开后门,因为哪怕丁永“察举”之后,还要过三道门槛。

    第一道是沙城市政府常驻办公室。

    第二道是省监察部门的常驻办公室,这个监察部门,还分了两个系统,一个是常规的经济风险,另外一个则是政审。

    第三道也就是最后一道,就是大老板张浩南的审查,“沙食集团”本身并没有特别牛逼的情报系统,但是“沙食集团”董事长张浩南……他有。

    这三道门槛,也都是公开的,集团上下都清楚,季度通报中,也会有一些司法纠纷,其中当然包括商业间谍案甚至非商业的间谍案。

    毕竟“沙食集团”在欧洲的销售渠道、目标客户,其实严格来说,在现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下,其实是算敏感数据。

    没有哪个跨国公司不馋,只不过“沙食集团”的公开消息和内部员工泄露出去的机密消息,那是两回事。

    再加上“沙食集团”还有一个重要部门,叫作“农村供销合作社”,这个部门系统因为张浩南在省府表过态,中央派相关巡视员来开会时,张浩南定下过目标,未来五到十年最多十五年,整个“农村供销合作社”,都会让国家财政收购。

    具体是央企还是国企形式,这个可以再讨论,但既定目标是不会变的,张浩南没打算长期持有这么个玩意儿。

    几年发展下来,“农村供销合作社”在降低农村产出交易成本上,越来越体现出优势,农业部也打算撮合华北相邻省份农村也接入“沙食集团”的贸易体系中,只是由两江省省府大院联合“沙食集团”组织的考察,目前来说很不理想。

    核心问题是基层吏治,但当地愿意背锅的县府大院太少,魄力严重不足,具体有没有什么小心思,“沙食集团”是不去揣摩的,意义不大。

    也因为如此,在现有的“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中,集团员工在薪资待遇、晋升渠道满意的同时,也心存焦虑,不知道五年十年十五年之后,会是个什么情况。

    晚上来参加庆生宴会的人里面,业务量排名靠前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常驻经理、出纳、采购员等等,也在打听高层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