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诚得知这些情报之后,也是有些无奈,以陆诚现在掌握的兵力以及武器装备,还无法在野战上对抗后金大军。

    如果是守城战,辽南四卫的任意一个城池,都不是后金能够攻下的。

    但要打野战,陆诚手下的基本还都是步兵,并不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想到此处,陆诚一边让后勤方面加紧对新式火器的生产,一边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后金如果进攻林丹汗,林丹汗肯定打不过。大明军队如果北上草原,与后金开战,必定会被后金的骑兵逐步消灭。

    万一发生最坏的情况,辽东损失大部分兵力,后金又吞并了科尔沁和察哈尔部,陆诚这边与关内的补给线就可能受到威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陆诚又多派了一些人手下江南,尽可能多的购买船只,打通一条海上运输线,通过渤海加强金州卫与登州府的联系。

    当然,这些只是做好最坏的打算,陆诚也会尽量给后金制造一些麻烦,让他们无法全力攻打察哈尔部。

    必要之时,陆诚也会让特战队带着新式步枪出马,伺机暗杀掉后金的一些高级将领,甚至直接干掉努尔哈赤,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时间。

    时间一天天过去,从各地调派到辽东的兵马,也在逐渐向着关外汇聚。

    然而,此时大明各地的卫所早已糜烂不堪,各地的迁户所吃空饷的情况也早已经超过了半数,根本调派不出多少兵马。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结,从两湖两广,江浙一带,总共集结了4万多兵马,调派到了关外。

    至于中原和西南、西北各地的兵马,也都还在陆陆续续的赶来。

    一场大战即将展开,陆诚手下的火器工坊也在全力开工,生产新式步枪。

    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火器工坊又培养出一批熟练的工匠,再加上生产环节的优化,现在每个月已经可以生产出步枪一百支,骑枪一百六十支。

    当然,那些骑枪也只是枪管短一些,射程近一些,也完全可以拿来当做步枪使用。

    与此同时,陆诚还派出了一批人手,在沿海一带占据一些海岛,组成海盗团,时常进入后金和李氏朝鲜的占领区,进行劫掠,骚扰。

    辽南的金州卫,也已经与登州府的蓬莱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航线,可以从登州府运送各种物资到达金州卫,为辽南提供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