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脸色难看的说道:“官家刚刚继位便遇到这种事情,真是天灾啊!”

    “是天灾吗?我看却是人祸!大宋个府州县皆设有官仓,常平仓以备不时之需,如果遭遇旱灾也应该由当地官府第一时间赈灾才是,且按照每年的三司统计,官仓,常平仓一齐平价放粮能很快的稳定粮价,绝不会出现饥民逃荒的事情来。”

    赵祯和欧阳修的对话引起了其他三人的注意,蔡齐摇头道:“小哥想当然了,如果不是身处当地,谁知道状况如何,你也只是听到些传闻而已,朝廷怎么会不去赈灾呢?况且常平仓的粮食有限啊!”

    “何止有限哦!简直是屈指可数才是,某家便是从邓州回来的,不瞒诸位,其实我之前就是做粮食生意的,此前在汝州,邓州两地皆有粮铺,可饥荒一起,家家粮铺都关门歇业,所有人都提高粮价待价而沽啊!”

    吴大官人说完,欧阳修就奇怪的问道:“伯伯难道也这么做了不成?”

    “某家倒是没这么做,少少的放粮出去卖,而且价钱也几乎没什么变动,可是你知道吗?没几天就有一群刁民冲进我家粮铺大肆抢夺啊!你们想想这些刁民是从哪来的?为何又要抢夺某家的粮铺?”

    欧阳修想了半天从嘴中憋出一句:“恐怕百姓是饿的着急了。”

    “哈哈……贤侄真是天真!”吴大官人看着欧阳修年轻的样子不忍告诉他残酷的现世,只能摇头长叹一声,“世事无常,天灾人祸难料啊!”

    大宋不以言治罪,这是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所以吴大官人敢这么畅所欲言的说话。

    这话也不知是说给谁听的,反正赵祯觉得很刺耳。

    欧阳晔和蔡齐两人对视一眼,他们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奈与担忧,如今正是国家最高权利交替的时期,官家年轻且刚刚继位,旱灾饥荒这种事情多少会有些影响官家的名声。

    “这些刁民不用说也知道是其他粮铺指使的。你挡了人家的财路呗!”

    赵祯的话瞬间就让欧阳修眼前一亮,连连点头:“贤弟说的对,他们看不得吴大官人的善举!怎么不报官?”

    吴才苦笑道:“无凭无据的怎生报官?那些官老爷正焦头烂额的想办法填补常平仓和官仓的窟窿呢!”

    “什么?!”吴才的话让欧阳晔和蔡齐两人大惊失色。

    “邓州汝州两地的常平仓和官仓不是满仓的?”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惊叫。

    吴才苦笑着摇头道:“怎会是满的?如果是满仓,灾民也不会往西京来了!”

    “灾民往西京来了!”又是一条让欧阳晔和蔡齐猝不及防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