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点破事儿能不能别老是拿出来显摆?君子动口不动手!”

    “辽人入侵是肯定的,我更怕党项人现在就建国!”赵祯担忧的说道,因为他发现自从几人穿越来大宋以后,历史就已经产生偏差,比如王旦去世的时间,与历史上相差甚远,最少晚了一年。

    开始他以为历史记载有出入,但是多放查证后发现,向王旦这样位极人臣的主,历史记载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那就是另一个可怕的后果,历史的走向已经发生了偏移,也就说自己的魂穿导致了某些未知的蝴蝶效应,所有的事情都不一定按照原先的走向移动。

    但赵祯想想就释然了,他是不可能让刘娥压到二十四岁才开始亲政,这就是改变历史,既然这样的历史能改变,怎么可能要求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原先的历史来进行?

    “党项人?太子所说的难道是定难军?但据我所知西平王这些年对大宋很恭顺的。”先入为主的思想阻碍着晏殊,他觉得党项人依附汉人王朝,不可能自己独立。

    “党项人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别忘了它现在和立国已经没有区别,虽未称国而王其土!”

    赵祯知道西夏一定会自立的,即使没有历史依据,西平王李明德也会这样做,这是他早就讨论推演过的事情。

    党项人要想在辽国和大宋之间生存下去,自立是最好的办法,这样它才能发挥出部的力量,拥有国力向西发展。

    东边的宋辽两国他现在是不敢动手的,毕竟檀渊之盟让两国和平了不少年,甚至开始以南北朝相称。

    如果他动任何一个国家,另一个很有可能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他要想独立必须要反宋!

    毕竟在出生和地位上他都是附属于大宋的,或者说从传承上他就是出自唐朝汉人政权的册封。

    如果不反宋,就相当于建国后依然是大宋的附属,这样他在国际地位上就尴尬了。

    赵祯板着脸严肃的阐述自己的观点,王语嫣帮他分析,蔡伯俙和赵妙元绞尽脑汁的想着办法。

    火光照在孩童稚嫩的脸上,晏殊惊奇的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太子,现在的他就已经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来考虑问题了!

    相较于太子等人,自己还很天真的认为党项人不会造反,赵祯等人的分析已经完的改变了他的看法。

    而一旁的环儿则是安静的坐在他的身旁,自己看重的男子无论何时都是优秀的,她不懂得太子等人的辩论,只知道晏殊现在已经被太子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