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y姐也就进账10来万,还得抽出15%给诚哥这个委托管理人,但总比闲置着强。

    离8月15日还差几天的时候,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停产。虽然早有传闻,但报纸上还是连篇累牍的报道邵氏影业的前世今生,香江民间也在热议这个话题。

    诚哥趁此机会,调整了《流感》的宣传方案,打出了情怀牌,将《流感》描绘成邵氏院线上映的最后一部电影。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香江民众都欠邵氏院线一张电影票,这最后的时刻都不来邵氏影院看片子,怎么对得起邵氏数十年来为大家伙儿带来的喜怒哀乐?

    嘉禾和新艺城看到这个广告之后,都纳闷这宣传能有什么用?邵氏院线没了,电影院可还在呢,不过就是换个名字而已。

    他们显然低估了用情怀来忽悠人所能爆发出的能量,诱发情绪是制造冲动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在这个情感还未乱套的年代。

    8月15日,《流感》在邵氏院线正式上映。

    首映当天的上座率是满员,而且售票处外排队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队伍中不少都是中老年的观众,都是看着邵氏的片子长大的,最后来送邵氏一程。

    洛俊颜都不需要到现场宣传造势,目前影院外边已经够乱了,根本不缺观众。王小胖这回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邵氏院线全天候、全场次只放映《流感》这一部片子。

    《流感》这部电影确实拍得很超前,香江电影里基本没拍过的大场面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片子中病毒传播的情节始终勾着观众的心弦,毕竟68到69年流感疫情让香江民众记忆太深刻了。

    紧凑激烈的情节,毫无拖沓的节奏,主要角色的精湛演技,让观众全程无尿点。甚至就连女主角凸点的时候,影厅里都没有口哨声响起,简直是全程静默。

    直到片子中警察纷纷放下对准女孩的手枪时,影厅里才传出热烈的掌声。观众总算可以喘口气了,进来之前着实没想到,这部电影紧张激烈到这种程度。

    《流感》首映圆满成功,接下来的几天还是场场爆满,既卖座又叫好。

    各家报纸对《流感》这部灾难片都不吝赞美之词。毕竟议员们甚至总督都在后边盯着呢,都等着自己正面形象发酵,这时候媒体发出批评的声音那是不合时宜的。

    《流感》上映5天时间,票房突破了1000万,直接把《夏日福星》和《打工皇帝》一拳KO。尤其是《打工皇帝》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这部片子许冠杰演得有些勉强,快40岁的男人跟18岁的女孩产生感情,总会有种违和感。

    尽管开局不利,但嘉禾和金公主肯定不会站在一边看热闹,让一个垂死的邵氏院线独领风骚。于是参演《夏日福星》和《打工皇帝》的众多明星都被叫来站台宣传,一时间,香江各大电影院门口站满了大大小小的明星,签名、握手那是有求必应。

    诚哥用剩下的宣传费用最后做了一次报纸广告,《黎明前的黑暗》单曲唱片销量达到4白金,捐赠给香江大学流行疾病研究中心的善款突破了20万港币。

    公告下面还有一则对研究中心医学专家的专访,声称流感病毒不可能完全绝迹,正处于变异的阶段,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然后是专家向香江全体市民宣传的各种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这部分的内容篇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