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尔特地峡的日本军队指挥官伊藤大佐跺了跺脚,把靴子上的积雪跺掉,然后把皮帽挂在衣帽架上。他阴沉着脸坐到热腾腾的炉子旁的椅子上。接过随从为他倒好的一杯热茶。对战场上美国坦克情况的调查显示事情比他这个职业军人所预计的还要糟糕。

    伊藤大佐自己以前见过坦克,可是他手下很少有人见过下列的景象:大量重型坦克在雪地里隆隆地开来,朝各个方向开火。甚至受过良好训练的正规军士兵在听到数以百计的体积巨大的怪兽带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隆隆地驶过他们的战线时,也会感到背上有些发麻,尽管他们已经准备好在缺乏或根本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对付敌人。从心理上来说。坦克代表一种可怕的黑色死亡之云,一个不熟悉的敌人。其行动不是人的行动,而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无法打破的死亡盒子。坦克可以穿过泥土和积雪。可以闯入带铁丝网的营垒。坦克的装甲可以挡住机枪的子弹。它们拥有火力可以把步兵从战壕里驱赶出去。日本人对坦克感到无能为力,很快把它们称为废铁,或死亡盒子,不过这仅仅是为了掩饰他们的恐惧才说的。

    对美军士兵来说,坦克意味着力量、保护祖国母亲的一部分,他们跟随着坦克去战斗。坦克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安慰和鼓舞士气的东西,这些人很快就开始对在美国本土打一场冬季战争感到清醒了。只要坦克在行动,他们就会吸引原本会打到步兵身上去的枪弹。美军士兵确信坦克将带着他们走向胜利。伊藤大佐看到他的部队匆忙撤退,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这么想也没错。

    一开始,要克服美国坦克的威胁看起来没什么希望。为此。日本人指责自己的政府天真幼稚,没有人认真考虑会有这样一场全面战争。当初在讨论预算时,对于钱究竟应该花在教育和医疗还是国防装备上曾有过认真的争论,如果装备不更新的话。在需要的时候很可能他们会变得过时。1936年军方的确建议过购买反坦克武器,不过要花费2亿7千万日元。投票的结果是否定的。因而订单被取消了,而这份订单将给日本军队的每个大队6门反坦克炮以及备用的储备。

    直到在西伯利亚同中**队强大的装甲部队开始交火了,日本人才认真考虑反坦克措施。他们终于批准给军队装备足够的反坦克炮,不过要装备到前线为时已晚。战争开始时,日军每个营得到了1至2门37毫米反坦克炮,整个日本军队一共才拥有2000门。

    几乎一开始伊藤大佐就收到美国坦克是如何运作的报告。这些报告通常都显示美国人不太明白如何使用他们的优良的武器。有时候坦克成对出现,一辆中型或重型坦克带着一辆轻型坦克。后来,它们被编成小组,每组3至10辆。第1组开路,后面的组压制防守者。这些坦克在开阔地进行战斗,紧靠着路边。有时候它们沿着战线方向移动,不时地停下来朝战线的另一边开火。在大雪阻扰它们行动之前,它们能够每小时行进30公里。后来在5至18英寸厚的雪中,它们的速度有所下降。奇怪的是,它们很少试图冲到日本防线面前,而是在日本人面前移来移去的。当美军士兵犹豫不决,缺乏进攻的兴趣时,这些坦克绕到他们的两翼把他们赶回来。同时保护他们的侧翼。

    当美军最初的进攻带来的震撼逐渐消退后,日军部队开始显露自己的才智了。他们注意到美国人躲避夜战,就在夜晚派遣巡逻部队穿过树林攻击敌人的营地。伊藤大佐的部队用大炮平射以击毁冲过来的美国坦克,同时日本士兵从侧面攻击美军步兵。日本的神射手成百上千地击倒紧紧挤在一起的美军士兵。伊藤大佐注意到在5天之内他的部队就击毁了80辆坦克。如果敌人不是像美国那么庞大的话,这就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当然还需要做更多。伊藤大佐把情况向小林将军的总部作了汇报。美国坦克——战场之王——必须被阻止。壕沟、路边埋设地雷、巨石筑成的障碍,这些还不够。日本人还需要想一些其它的方法。

    首先。日本工兵想出了用钢管制成地雷的主意。通过按一根连到钢管的拉发线来引燃导火索,钢管会在地面上空3英尺的地方爆炸。前线部队可以在钢管里填入一种氯化树脂来制造这样的地雷。随后浅野少佐发明了一种木盒子地雷。这种雷没有磁性,几乎不可能被发现。不久美军被迫在坦克进入一个区域之前派遣人员带着铁条先清理战场和道路。

    随着小林将军的命令在每个师团、旅团、联队都建立反坦克特别部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坦克方法。日本人也发明出了类似“莫洛托夫鸡尾酒”式的武器。他们弄来了大约4万个酒瓶,里面装满了一种煤油、焦油和汽油的“混合饮料”。在战争初期,日军士兵将一种浸满汽油的破布绕在瓶颈然后点燃仍出去。后来,一种含有硫磺酸的针剂被附在瓶口以点燃瓶里的液体。尽管装有汽油的瓶子在以前的战争中也用过,不过对日本人来说,这意味着60至70%的伤亡率。他们唯一所想的是在献身之前让敌人付出尽可能大的代价,或者尽可能时间长地保存自己。(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