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曾有一唐姓之家,父慈子孝,家庭和乐,克己守法。只因父亲一时直言得罪了当地知府,便被一刀断了性命。大哥上京状告无门,反因官官相护被诬告为恶民,被活活打死。大姐心中愤意难消,欲入宫中得见圣主,为唐家讨还公正。不想入宫后还未得见圣主,便因冲撞了太后娘娘被处以杖刑。二哥心中不平,想尽了法子面圣,只惜恶官险恶,未免事情闹大,竟是直接给整个唐家扣了个莫须有的灭顶罪名,以求斩草除根。

    幸得唐家人命大。当时怀着孕的唐家夫人带着几位幼儿,被圣莲宫宫主所救。为避灾祸,只得隐匿于教派之中,入了圣莲宫教。

    唐夫人当时正在泠州,生产之日,正是当时泠州知州时府刘氏生女之日。只惜刘氏难产,诞下的乃是一名死婴。

    当时圣莲宫主心中却有美人棋之谋,替刘氏接生的产婆又恰是圣莲宫教之人。且,当时刘氏见自己生下的乃是死婴,悲痛难忍,又唯恐时大人责备以致失宠,便得产婆所谏以及引见,得同日里也生产下了女儿的唐夫人同意之后,用唐夫人的女儿替代了死婴,以凤换凤。

    一来,可免自己失女的伤痛,二来,当时时大人盼着她肚中所怀乃是闺女,隐瞒时大人说自己乃是顺产,既可免了责罚,又可用闺女争宠。而唐夫人心中,当时亦有所谋,一来,她出自罪家,自身难保,将闺女养在知州之家,既可避免灾祸平安长大,又能得人疼惜不愁吃穿,二来,她自己有倾城之貌,所诞女婴亦生得精巧,若未来乃为绝色,为报宫主恩惠,为报家中私仇,用女儿去做这枚美人棋,乃是最佳人选。

    因为,圣莲宫宫主想用的美人棋,其意,确实是扰乱朝政,以斩奸官除佞贼,与唐家夫人之求,不谋而合。

    所以,唐家夫人之女,在时府被养大,时家请来的教养嬷嬷,皆是圣莲宫教之人,所遇的教书先生,也皆与圣莲宫教有关。

    唐夫人之女在时府长大,虽得时大人疼惜,刘氏也待她如亲女,但三岁时便已知自己身世,对生父生亲之仇亦难消愤,况且唐夫人以及其血亲兄妹与她尚有广交,恩惠甚多,唐家之女难舍血亲,难忘血仇,亦难忘圣莲宫教之恩。

    故,自动请缨,愿为圣莲宫教办事,自甘为一颗美人棋。泠州第一绝色的称号,渐而被慢慢打响。

    唐姓之女过去所求,便是嫁得一位位高权重者,报家仇,亦能替圣莲宫教谋私利,报其恩。且,能雪心中之志:朝堂既本便是一潭浊水,进去搅一搅,又有何妨?也许搅着搅着,便清了呢!”

    时听雨的故事生动而惊奇。她言至此处所有人已是自然而然的安静了下来,喧嚣已止,只开始静听起了她的故事。

    此已不像是一个假故事!

    若真有这么一个唐家,只要被指出来,便极容易查到。但凡有那么一点点编凑,都能通过查询过往而推翻她这番话。

    所以,既能说出来,其可信程度,已在峰顶。更何况此刻时听雨神态愤然忧然,不似一个人能演出来的。

    “不过……”

    她似也沉浸在了自己的故事里,继续往下说着:“不过,此唐家闺女被选为了圣莲宫美人棋的事,似乎已被什么人得知。

    尤其圣莲宫教后来分成了俩支,另一支的主子,不知是何图谋,这些年来一直派遣人盯视着泠州知州之家,亦有不少人,一直在京都城的建安伯府做着准备。

    唐家闺女心中明白:那另一支人,盯的,乃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