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短暂太平(2/4)
而蜀地易守难攻、土地肥沃,五年之内休养生息,定然能够恢复生机,这第五年,就是刘协扩张的第一步。
首先对刘备、刘璋、刘焉三人进行军事制裁、政权压制和经济打压,让益州彻底成为刘协的一言堂。
其三人麾下兵马纳入,整个益州就会被刘协彻底掌控,到时候粮食和人口将不是问题。
其次就是对黑山军采取利益冲突、分割离间、耐心招降三个方法重获司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力量。
至于第十年,还是有些遥远,贾诩也不确定那个李荨昆会不会搞什么幺蛾子,也就寥寥说了几句大方针后就没了下文。
毕竟还是抓紧眼前的事情,才是最主要的!
第二天,贾诩就开始游走在汉中和广汉两郡之间,得到了所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也得到了各县城地主豪强的支持。
不到十天,大量的钱财和物资涌入,让常年被人控制的刘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多少年了?国库只出不进,就算想搜刮民脂民膏都搜不上来。
有粮食、有军队、有后方,刘协这一刻甚至有一种想要重回司隶的冲动,毕竟那里才是刘协的“家。”
但是刘协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这都得益于贾诩的教导。
适度“膨胀”可以培养自信,嚣张、自大无异于自杀。
刘协清楚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在“排外”的蜀地,没有任何的根基,能够得到当地人的支持,都是看中了他的身份。
如今朝廷中一百个官职有八十个是空着的,这些多出来的官职自然就从这一片地区的人中开始提拔了。
利益共存,自然就绑上了一堆家族,若是刘协离开了这里,回到了司隶,那么他将会失去一切。
说白了,王朝就是一个大企业,皇室是大股东,世家大族、门阀、功勋、豪强都是小股东。
一旦大股东没有绝对控股,那就面临被董事会(天下)撤离执行董事长的危机。
这十天里,刘协也听从了贾诩的劝谏,亲自下田,与农夫同吃同住,跟着种地,同时也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苦楚。
首先对刘备、刘璋、刘焉三人进行军事制裁、政权压制和经济打压,让益州彻底成为刘协的一言堂。
其三人麾下兵马纳入,整个益州就会被刘协彻底掌控,到时候粮食和人口将不是问题。
其次就是对黑山军采取利益冲突、分割离间、耐心招降三个方法重获司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力量。
至于第十年,还是有些遥远,贾诩也不确定那个李荨昆会不会搞什么幺蛾子,也就寥寥说了几句大方针后就没了下文。
毕竟还是抓紧眼前的事情,才是最主要的!
第二天,贾诩就开始游走在汉中和广汉两郡之间,得到了所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也得到了各县城地主豪强的支持。
不到十天,大量的钱财和物资涌入,让常年被人控制的刘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多少年了?国库只出不进,就算想搜刮民脂民膏都搜不上来。
有粮食、有军队、有后方,刘协这一刻甚至有一种想要重回司隶的冲动,毕竟那里才是刘协的“家。”
但是刘协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这都得益于贾诩的教导。
适度“膨胀”可以培养自信,嚣张、自大无异于自杀。
刘协清楚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在“排外”的蜀地,没有任何的根基,能够得到当地人的支持,都是看中了他的身份。
如今朝廷中一百个官职有八十个是空着的,这些多出来的官职自然就从这一片地区的人中开始提拔了。
利益共存,自然就绑上了一堆家族,若是刘协离开了这里,回到了司隶,那么他将会失去一切。
说白了,王朝就是一个大企业,皇室是大股东,世家大族、门阀、功勋、豪强都是小股东。
一旦大股东没有绝对控股,那就面临被董事会(天下)撤离执行董事长的危机。
这十天里,刘协也听从了贾诩的劝谏,亲自下田,与农夫同吃同住,跟着种地,同时也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