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升羡慕道“最令我羡慕的,是刘君授予韩兄五十匹战马。”

    别看刘景麾下近万人,但马只有四百匹,大多数都是体格短小的南中矮马,可用于乘骑作战的战马,只有一百三四十匹。

    其中刘宗三十余匹,马周三十余匹,诸将又分得二十匹,剩下五十匹,蔡升不知眼馋多久了,最后刘景还是全交给了韩广。

    蔡升虽有些遗憾,却也没什么意见,就以骑术而论,荆南人就算是苦练十年,恐怕也比不上凉州人。将战马交给善于骑射的凉州人,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韩广含笑不语,这是眼下最明智的选择。

    四人边走边聊,一路来到县寺正堂侧方的便坐,此时刘宗、刘修、刘亮等人早已提前到达。

    他们到来后,人就差不多齐了。

    刘景头戴黑漆高冠,身穿黑色长袍,双手拢于袖中,肃容坐在主位,背脊挺直,目光明亮。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话显然并不适用于十九岁就成为百里侯的刘景,不过胡须在汉代可是大丈夫的标志之一,所以从去年弱冠开始,刘景便有意留起短髭,即上唇胡须,这让他整个人看上去成熟不少。

    刘宗、蔡升二人,分别坐在刘景的左右下首,刘宗身后,则坐着胞弟刘承、亲信陈进、黄武。刘修、刘亮紧临刘宗而坐。

    而蔡升这边,马周、王彊、韩广几人依次排列而坐。

    加上侍立于身后的于征,以及端坐于身旁的严肃,室中总计十三人,这就是刘景势力的核心层,只有驻扎在衡山乡的刘祝,因为肩负重任,没有出席。

    刘景目光扫过刘宗、刘承、刘修、刘亮,一时间不免感慨万千,目前他手下领兵大将,龙丘刘氏族人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由此亦不难看出,背后有一个强盛的家族,帮助是何其之大。

    刘景缓缓开口道“这些日以来,文绣不断传回消息,称蔡瑁有意率领荆州水军南下,攻打酃县及零陵、桂阳二郡。”

    堂下众人并未意外,这件事他们之前或多有少都有听说。

    刘景继续说道“经过文绣多番打探,基本可以确定消息属实,且时间就在二月份。也就是说,最快半个月蔡瑁就会出兵。”

    蔡瑁的荆州水军楼船、艨艟、斗舰皆以百计,战士上万,放眼整个天下,几乎找不到比它更加强盛的水军了。

    刘宗作为刘景的水军主帅,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身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纵使己方拥有拍竿这等水战利器,亦难言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