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此时,连澄似是有所察觉,他回过头,冷冷看着陆清。

    陆清走上前,拉拉连澄的衣袖,道:“这里风大。”

    连澄拽出衣袖,淡淡道:“我有内力。”

    陆清神色不动,又递上连澄的鞋,道:“穿着鞋,别着凉。”

    连澄看着鞋,又看看陆清,像看仇人,又像看亲人。

    阴晴不定,悲喜难辨。

    连澄道:“你怎知我在此处?”

    陆清淡淡笑道:“我怎么会不知道?从前,你每次心情不好,都躲在这里。”

    连澄当年在三尊山,十四五岁的时候,终于看起来像是个正常的少年郎,他会笑,会笑着在陆清面前耍赖。

    笑,很简单,嘴角勾起,微微露齿。

    但笑又很难,尤其是对于连澄。他际遇坎坷,想从往事脱身并不容易。

    连澄虽然表面有了意气轩昂、神采飞扬的模样,但私下里练剑更刻苦,夙兴夜寐,提起不知名的仇人,眼神仍旧嗜血。

    有时遇到剑法上突破不了的瓶颈,便独自来到此处,临崖而立。

    风烈烈,像一计计飞舞的、嘲笑他的鞭子。

    脚下,悬崖百丈,深不见底,像他未知的家仇和神秘的凶手。

    每当这个时候,连澄眼里脸上。那些似已柔和的棱角,再次锋利起来,好像又是那个八岁的小男孩,浑身上下只有戒备、厌恶、恨意。

    后来,陆清偶尔发现寻不到连澄,在三尊山前山后山找了整日,才在崖边密林,看见盘腿而坐的连澄。

    少年面沉如水,眸冷如霜,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