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汉子苦着脸,磨磨蹭蹭地买了几颗,准备过年时吃点油腥。

    王氏又看了这摊主的菜,这菜本叫菘菜,异人们却爱叫白菜,大家便都如此唤了。

    “这些我都要了,”王氏看着剩下的十来颗白菜,发现都挺不错,“给我送到黄氏织坊去。”

    唉,人老了太多拿不动,阿虎不在身边,她都没办法放开手脚买东西了。

    “诶,谢王夫人了,你放心,我马上给你送去。”那摊主开心地应了,感觉运气特别好,能一次卖完,谁想在这冷风里吹啊。

    “王管事,”旁边卖油的摊贩也唤着这大方的老太太,热情道,“新来的辽东米,你要不要尝尝?”

    “来点吧。”王氏淡定地道。

    ……

    一番采购后,王氏满意地离去。

    一位摊主好奇道:“这是谁啊,这么有钱,简直是想买什么买什么。”

    “你新来的吧?”老摊贩羡慕地道,“这位啊,是黄氏织坊的大主管,手下几百号的织户呢,听说她的孙子已经在兖州当上太守了,可是有福气的人呢。”

    “这女人还能当主管啊?”

    “怎么不能了,上党那边来了好多女管事呢,”老摊主有些感慨地道,“也就咱们北方了,女人孩子才敢随便出门,要是别的地方,能喘气活着就是福气了。”

    ……

    这些话王氏没有听到,听到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她一回到坊里,就包了一架马车,带着白菜和熏肉还有一些布头去了城北的一处院落,院门上写着大大的育幼院,里边的有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小孩子,看到她来了,便兴奋地簇拥了上去。

    这些孩子都是战乱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渤海公仁义,将他们收养起来给口饭吃。

    “王婆婆,你又来了。”负责照顾孩子的主管走了出来,他二十出头,浓眉大眼,看着很是憨厚,“这前几天才来过呢,这么送下去,你家虎儿怕是没有媳妇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