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林如海与王良的文章,自然是在其列。

    一般来说若是圣上直接看过,又表现出喜好的答卷,名次多半不会太差,而今年圣上一开始就挑中的这两份,确实是好文章,阅卷的大臣们自然更是要将这两篇放在其中。

    只见圣人手执朱笔,半天却点不出个名次来,于是对身边服侍的夏公公道。

    “传林海、王良进殿!”

    早年也有过圣上看了文章之后传讯的先例,却也没有到了该定名次之时再传人觐见的做法,想来圣上自己也难以决断。

    林如海与王良先后又进了大殿,与龙椅上的皇帝行过大礼。

    圣上如今方过而立之年,见这二人也是如此年轻,更加觉得国中人才济济,兴国有望,见王良年长,便先问他道。

    “朕见你一直答卷,竟是水米未进,可觉得腹中饥饿?”

    王良也不做粉饰,如实答道。“多谢圣上怜恤,学生幼时家贫,每日只吃一餐,今晨已是用过早,是以不觉饥饿。”

    若是有些人,恐怕会答如何沉浸于答卷之中,抑或有很多溢美之词,可柳太傅提点过王良,如今圣上正是招揽贤才之时,最爱听朴实之语,是以王良便试着投其所好,不作美言,只说实话。

    圣上点了点头,便不在多问,反是又看了看林如海,说话间竟是与他寒暄了起来。

    “你却是与你父亲长得有几分相似,他老人家如今身子可好?”

    若是这林如海,却是圣上一眼便记住了,实在是他在这一群贡士之间,实在太过出众,比之他的父亲,单从相貌上,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早前会试张榜之后,圣上便看过十甲的文章,也知林如海便是前年告老辞官的御史大夫的独子,今日原本还想着让人指一指是谁。哪知这些学子刚一进殿门,圣上就认出来了。

    “圣上皇恩浩荡,家父如今身子略有起色,学生奉父亲之命,进京参试。”林如海也不愿作什么铺垫,圣上如今孩子尚小身子康健,不需有人孝顺,多半是不愿听他说一番自己如何孝顺父亲,如何侍奉汤药的话语。

    圣上却是一笑,“如今你也算不辜负父亲的期许了……退下吧!”

    听得此言,林如海与王良二人却是又恭敬退出殿外去。

    众大臣只见圣上无奈的摇摇头,征询意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