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梁摇摇头道:“这是何苦来哉,仗是打不完的。”

    老头脖子一根,憨笑道:“军人么,就该战死沙场,这是陛下您当年说的。”

    徐梁笑道:“朕要去巡视了,记得活着,朕还想再吃一碗做的牛肉板面。”

    “哎。”

    新一师沸腾了。

    这支渗透着配军营、游击军血液的老部队,哪怕是他们经常越过规矩,但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徐梁感情最为深厚的队伍。

    那种深深的战友情,那份奋斗的回忆,永远忘不掉的。

    中午时分,一艘大船入港,是秦良玉带着总训军官和雇来的几个戏班子。今年的战役重点就是天津之战,所以天津的第一师享受最高待遇,其他部队都只是派个都督佥事去劳军。

    秦良玉亲来的另一个目的。也是希望能够亲自将新一师训导官的人选敲定。虽然原本只需要一纸文移就可以解决的事,但这件事目前来看却有些复杂。

    “为何会跟辽东有这么大的矛盾?”徐梁看了辽东师部写给总训导部的通信,信中对于这位训导官十分不满,强烈要求换掉,否则根本无法开展工作。

    这种事当然不能听人一面之词,辽东师训导官卢木兰自然也要向本部叙职,通报军中思想动态。从其中文书看来,也是对辽东的军事主官们极度不满。

    军事主官与训导官出现如此之深的矛盾,在新军中还是头一回。总训导部出于谨慎,先将卢木兰召回,在秦良玉亲自询问之后,才决定换人。然而秦良玉又不希望卢木兰在部里闲置,仍想派去营中锻炼,正好一师缺一个训导官,于是就带到了皇帝面前。

    听了皇帝的质问,卢木兰的忐忑顿时被愤怒取代,大声道:“报陛下,辽东师上下级军官一体,完不顾惜士卒性命!在饮食、棉衣充沛的情况下,故意克扣,以至于多人冻死!此事卑职也向都察院举报,竟是不予立案!”

    徐梁翻了翻文件,找到了举报信和《不予立案通知书》。从程序上来看,倒是没有做错,先是派员调查,最后认定的确存在举报信中的情况,但符合军法,所以不予立案。

    “辽东师师部自辩说:这是为了激励士卒。”徐梁幽幽道。

    卢木兰脸上涨得通红,道:“陛下!师部制定的规矩就是恶法!整个苦役营中分为十部,只有工程进度前五个部才能领取十足的配给。第六、七、八三个部只能领取六成。进度最慢的两个部只能拿到三成!如此一来,无论下面的役夫如何努力,总有人会被饿死!而他宁可将粮食、衣物堆放在库中,也不肯发下去救人一命。”

    这种死亡激励法就是苦役营中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努力干活,就只有冻饿而死一条路,可谓死我活。别的营头都是跟敌人拼生死,只有苦役营是跟同类争取活下去的名额。

    各团、营、营、连、排的长官为了不掉入恶性循环。更是会有意识地清除体弱、懒惰、不服管教者。新补进来的人有了前车之鉴,也会更快地进入状态。继续这种残酷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