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钱渊的回答干脆利索,摊手道:“总不会是因为俞大猷、戚继光都和学生交好吧?”

    “你和胡汝贞不是……”嘉靖帝顿了顿,“用都察院御史弹劾奏折的原话是,狼狈为奸,臭味相投。”

    哪个王八蛋写的,这不是扯淡吗?!

    钱渊冷笑一声,“陛下,这人肯定是李时言门生!”

    嘉靖帝面无表情的看了眼钱渊,转身回去坐下,拾起茶盏抿了口,黄锦小声说:“那是新科三甲进士,刚从行人司调入都察院,兰州人氏。”

    马币的是邹应龙搞的鬼,对了,这厮选官没捞到去处,被塞进行人司了!

    “因私废公,会试时筠泉公眼睛瞎了……”钱渊小声嘀咕了句。

    嘉靖帝平复了一下心情,闭目在心里将东南战局全盘想了一遍,钱渊在信件中,以及刚才的描述都很仔细,几乎合盘托在他面前,历历可见。

    “胡宗宪真的能担当重任吗?”嘉靖帝轻声道,他这小半年里还琢磨着尽快平息倭乱,从东南多捞点银子进来,户部尚书方钝这半年已经递交了五次请辞奏折了。

    黄锦看了眼钱渊,后者眨眨眼,抬头看向殿顶。

    开玩笑,这种事自个儿可没资格掺和进去,为胡宗宪说好话也要在嘉靖帝允许的范围内……就胡宗宪在桐乡县送出的那点好处,难不成还想让自己在皇帝面前力挺他?

    但钱渊有这种自觉,可惜嘉靖帝没放过他……他信不过兵部的战报,因为李时言,也不太信任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送来的密报,相对来说,他更信得过钱渊,毕竟这是个在东南战局中搅合了好些年,而且屡屡立下大功,同时又“忠君报国”的新科进士。

    “其实胡宗宪和汪直有来往。”钱渊无奈开口道:“毕竟他们是同乡。”

    嘉靖帝还没什么异样,一旁的黄锦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统领六省兵马负责剿倭的浙直总督,居然和倭寇最大的头目暗通款曲!

    “胡宗宪得乡人密报,试图搜捕汪直老母二子,意欲招抚汪直,再不济也能诱杀。”钱渊解释道:“其实汪直是不愿意和官军作对的,只是他也不能完全控制手下的船队,所以招抚、诱杀是有可能的。”

    “为此,胡宗宪曾派使者蒋洲以市舶司的名义去过日本,面见汪直,而且还送上重礼。”

    “虽然胡宗宪量窄,但至少他大力支持东南编练新军,此次倭寇入侵,俞大猷在松江无一败绩,戚继光横扫台州,还乘船出海大败倭寇船队,俘虏船只十余艘。”

    “而学生之所以能两次在嘉兴府力挫倭寇,也是仰仗戚继光训练的五百义乌兵,还有卢斌从严州府招募的千余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