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官入京,当先去吏部。”
“元嗣兄说笑了,先安顿下来……”
“往那边……是高府吧。”张孟男神色淡淡,“身为臣子,当先论公,后议私。”
沈鲤无语的目送张孟男将拎着行礼的仆役丢在外面,一个人昂首直入吏部。
“下官张孟男拜见天官。”
“元嗣终于到了。”杨博放下笔,笑吟吟道:“中玄公已经等了好久了。”
“下官张孟男,知宜黄县事,奉吏部命归京,为何天官言阁臣相召?”张孟男眯着眼轻声道:“外朝唯有天官和阁臣并列,无非为制衡而已。”
杨博一时哑然,人家这是在说,吏部尚书是唯一能和内阁平起平坐的,你却成了高拱的党羽……坏了规矩啊!
呃,的确如此,嘉靖帝在位期间,除了吴鹏,其他几任吏部尚书要么和严嵩不合,要么和徐阶不合……甚至严嵩死了,小舅子欧阳任夫还出任吏部尚书。
“元嗣虽只出仕两年,但隐有名臣之像。”杨博沉吟道:“治理宜黄两年,处事公正,断狱无差,勤于政事,政绩卓著。”
“嘉靖三十七年,贼军入赣,宜黄县城虽未失陷,但县内哀嚎遍野,元嗣亲自试种红薯、洋芋,推广全县,活民数以千计。”
“评为政绩卓越实是理所应当。”杨博挥手打断张孟男的话,“虽先有杨朝阳引入红薯、洋芋,但元嗣之功,却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朝阳也曾在本官面前提起数次。”
张孟男躬身一礼,“尚未启程,却见吏部公文,转调刑部郎中,所为何来?”
杨博轻叹一声,起身带着张孟男在侧屋坐定,让杂役斟茶,“自嘉靖三十六年,钱展才于镇海设市通商,到如今四年多了,税银已是户部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宁波知府被称为‘天下第一知府’”。
“想必元嗣北上途中,也听闻荆川公病逝的消息?”
看张孟男点点头,杨博叹道:“如今宁波知府出缺,吏部亦难以决断,陛下命吏部荐三人入内阁,由内阁共议票拟。”
“如此大事,中玄公欲托付元嗣,这才转刑部郎中……”
张孟男脸上一丝表情都没有,“吏部所荐另两人是?”
“元嗣兄说笑了,先安顿下来……”
“往那边……是高府吧。”张孟男神色淡淡,“身为臣子,当先论公,后议私。”
沈鲤无语的目送张孟男将拎着行礼的仆役丢在外面,一个人昂首直入吏部。
“下官张孟男拜见天官。”
“元嗣终于到了。”杨博放下笔,笑吟吟道:“中玄公已经等了好久了。”
“下官张孟男,知宜黄县事,奉吏部命归京,为何天官言阁臣相召?”张孟男眯着眼轻声道:“外朝唯有天官和阁臣并列,无非为制衡而已。”
杨博一时哑然,人家这是在说,吏部尚书是唯一能和内阁平起平坐的,你却成了高拱的党羽……坏了规矩啊!
呃,的确如此,嘉靖帝在位期间,除了吴鹏,其他几任吏部尚书要么和严嵩不合,要么和徐阶不合……甚至严嵩死了,小舅子欧阳任夫还出任吏部尚书。
“元嗣虽只出仕两年,但隐有名臣之像。”杨博沉吟道:“治理宜黄两年,处事公正,断狱无差,勤于政事,政绩卓著。”
“嘉靖三十七年,贼军入赣,宜黄县城虽未失陷,但县内哀嚎遍野,元嗣亲自试种红薯、洋芋,推广全县,活民数以千计。”
“评为政绩卓越实是理所应当。”杨博挥手打断张孟男的话,“虽先有杨朝阳引入红薯、洋芋,但元嗣之功,却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朝阳也曾在本官面前提起数次。”
张孟男躬身一礼,“尚未启程,却见吏部公文,转调刑部郎中,所为何来?”
杨博轻叹一声,起身带着张孟男在侧屋坐定,让杂役斟茶,“自嘉靖三十六年,钱展才于镇海设市通商,到如今四年多了,税银已是户部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宁波知府被称为‘天下第一知府’”。
“想必元嗣北上途中,也听闻荆川公病逝的消息?”
看张孟男点点头,杨博叹道:“如今宁波知府出缺,吏部亦难以决断,陛下命吏部荐三人入内阁,由内阁共议票拟。”
“如此大事,中玄公欲托付元嗣,这才转刑部郎中……”
张孟男脸上一丝表情都没有,“吏部所荐另两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