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渊和徐渭无奈的对视一眼,心里都打不定主意,虽然从钱渊隐隐透露有开海禁通商之意后,方钝在这件事上始终站在随园这一边,但他始终不能算是随园一党,有的事还真不能说穿。
“商人逐利,无利则不往,有利,纵刀斧加身,亦愿一搏。”方钝轻声道:“出海贩货,不敢说九死一生,但也是风险极大之事,但海商惯走海路,纵然因风浪受损,也不会畏缩不前。”
“风浪而使海商束手,这个理由不够……”
“所以,到底为什么?”
“难不成是你随园贪了税银?”
“四十万两白银,纵使是当年的严东楼都没这胆子!”
“老夫细细想了几日,忆起去年末,唐荆川、孙文和的那两封奏折。”
随着方钝的抽丝剥茧的话,钱渊和徐渭的脸色慢慢变了。
“必有大户猖獗,走私复起。”方钝抿了口酒,放下筷子,“虽然老夫不知内情,但唐荆川、孙文和奏折中都提到,东南大户走私,或使税银下降。”
“正月里,登之登门拜年,老夫还曾询之,登之搪塞……但老夫怎么也想不到,税银锐减至此。”
“砺庵公……”
方钝挥手打断了徐渭的话,突然盯着钱渊的双眼,“展才不知唐荆川病重?”
钱渊没有回答,只低下头。
“是了,展才必定不知。”方钝叹道:“若是知晓唐荆川病重将死,就不会有那两封奏折了。”
急着说话的徐渭也沉默下来,去年让唐顺之、孙铤上了那两封奏折,是为了提前脱罪……如果知道唐顺之病重将死,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方钝身为三朝元老,先历外任,后为御史,巡抚地方,总理粮储,治理黄泛,是朝中少有的能臣。
嘉靖二十八年,方钝才回京任户部侍郎,从那之后,严嵩、仇鸾、徐阶、李默、高拱,朝中党争酷烈,大九卿中只有两个人屹立不倒,一个是远避西北的兵部尚书杨博,另一个就是户部尚书方钝。
这样的人物自然有着不低的政治敏感度,有足够出色的眼力,他对随园又如此了解,能比其他人看出更多的东西。
“商人逐利,无利则不往,有利,纵刀斧加身,亦愿一搏。”方钝轻声道:“出海贩货,不敢说九死一生,但也是风险极大之事,但海商惯走海路,纵然因风浪受损,也不会畏缩不前。”
“风浪而使海商束手,这个理由不够……”
“所以,到底为什么?”
“难不成是你随园贪了税银?”
“四十万两白银,纵使是当年的严东楼都没这胆子!”
“老夫细细想了几日,忆起去年末,唐荆川、孙文和的那两封奏折。”
随着方钝的抽丝剥茧的话,钱渊和徐渭的脸色慢慢变了。
“必有大户猖獗,走私复起。”方钝抿了口酒,放下筷子,“虽然老夫不知内情,但唐荆川、孙文和奏折中都提到,东南大户走私,或使税银下降。”
“正月里,登之登门拜年,老夫还曾询之,登之搪塞……但老夫怎么也想不到,税银锐减至此。”
“砺庵公……”
方钝挥手打断了徐渭的话,突然盯着钱渊的双眼,“展才不知唐荆川病重?”
钱渊没有回答,只低下头。
“是了,展才必定不知。”方钝叹道:“若是知晓唐荆川病重将死,就不会有那两封奏折了。”
急着说话的徐渭也沉默下来,去年让唐顺之、孙铤上了那两封奏折,是为了提前脱罪……如果知道唐顺之病重将死,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方钝身为三朝元老,先历外任,后为御史,巡抚地方,总理粮储,治理黄泛,是朝中少有的能臣。
嘉靖二十八年,方钝才回京任户部侍郎,从那之后,严嵩、仇鸾、徐阶、李默、高拱,朝中党争酷烈,大九卿中只有两个人屹立不倒,一个是远避西北的兵部尚书杨博,另一个就是户部尚书方钝。
这样的人物自然有着不低的政治敏感度,有足够出色的眼力,他对随园又如此了解,能比其他人看出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