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赵昊懂,赵昀懂,他们也懂。

    只不过,这些被盛世繁华迷住了双眼,被蒙古强大的军队吓住了胆魄的人,他们的行动永远赶不上他们的思维。

    “昊儿,你执意如此,那便这样吧。”赵昀意兴索然道。

    “那爹爹,昊儿就告退了,这便赶往襄阳。”赵昊道。

    “你何必非要亲身冒险?”赵昀道。

    “爹爹,从始自终,昊儿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昊儿不想将来在史书上,我和爹爹落得和徽宗钦宗一样的下场。这一世,我既然是大宋的太子,就有责任捍卫爹爹的江山,捍卫大宋的国土。”赵昊沉声道。

    赵昀身体一颤。

    刚才心底的不快也被冲散了些许。

    赵昊的性子从小就刚烈,从不妥协,这点赵昀很清楚。

    而且,说到底赵昊也是他唯一的儿子啊。

    赵昊此去襄阳,生死未卜,若是出于私心,大可不必如此。

    “兵凶战危,昊儿你若是出了什么事情,让爹爹怎么办?”赵昀道。

    “父皇,若是襄阳城破,昊儿定然已经在城破之前舍身殉国。身为大宋太子,我便有为大宋尽忠的觉悟。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赵昊转过身来,看着满朝的文武,沉声道:“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人看本殿下不顺眼,无所谓,我也从来不在乎你们怎么看。天下间我的仇人多了,多一个少一个,对我来说毫无影响。”

    “但是,要是有人敢在襄阳大战之际扯前方将士后腿,贾似道就是你们的下场。我说到做到,父皇是仁君,不过我从来不介意下死手。”

    “你们可以尽情的在心底腹诽本殿下,也可以现在就回家写好弹劾本殿下的奏折。不过本殿下马上就会赶往襄阳,我劝你们最好还是等到我的捷报,或者死讯的消息之后,再决定自己的立场。”

    赵昊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在大庆殿内,却不断的回荡。

    “殿下,我跟你去襄阳。”有两人同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