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都要朝青州送至少十万斛粮食。”荀彧摇着头说:“好在冀州的粮草充足,若是换一个别的州,别说归顺的黄巾贼没吃的,恐怕连兵士都要饿肚子了。”

    牵招、孟岱二人,领着三千人马护送着十万斛粮草,朝着青州进发。在路上,孟岱一脸不悦地说:“子经,你说说,主公收降这么多的黄巾贼做甚?害得我们每月还要运送十万斛粮草去养活他们。”

    牵招没有接话,而是若有所思地说:“孟校尉,你说说,我们在路上要走多少时日,才能到达青州?”

    孟岱想了想,回答说:“快则半月,慢则二十日,特定能赶到土鼓。”

    “就算只有半个月,也太慢了。”牵招说道:“我打算抄近路,走兖州。”

    “什么,穿过兖州前往青州?”对于牵招的这种提议,孟岱有点担忧地说:“我们与兖州从来是河水不犯井水,若是我们的兵马过境,和兖州兵马相遇的话,恐怕不免会兵戎相见。”

    听到孟岱这么说,牵招不禁冷笑了一声,说道:“某听说泰山一带活动着一支黄巾贼,兖州的兵马根本不敢靠近那里,我们到时就从那里通过。”

    “子经,你不是说那里有黄巾贼么?”猛地听牵招这么说,一脸懵逼地问:“那我们为何还要从那里经过呢?”

    牵招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行军,一是可以节约不少的路程,二是因为冀州的兵马实力强大,根本用不着怕几个成不了气候的黄巾贼。不得不说,牵招的这个考虑还是非常正确的,此时泰山之上,只有臧霸一人,所谓的泰山四寇,此刻还没有上山呢。三千冀州兵要从泰山经过,就算遇到臧霸,也完可以顺利通过。

    粮车队在路上走了三天,来到了谷城附近,经过一段山路之时,前面忽然出现了一彪人马,领头的是一名手持长枪的黑脸络腮胡。

    牵招见有人拦路,连忙催马上前,冲着对方厉声说道:“何人居然敢拦阻官兵的去路,还不快快让开道路。”

    对面的络腮胡冷笑了两声,说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钱。否则,哼哼哼,管杀不管埋。”

    络腮胡的一番话,把牵招气笑了。他用手一指对方:“大胆贼人,居然连冀州的军粮都敢劫,难道你不想活了吗?”

    他的话一出口,对面的络腮胡脸上的神情顿时一变。他把长枪放在马鞍上,朝牵招一拱手,客气地问:“你们可是安阳侯的兵马?”

    “没错,我们就是安阳侯的兵马。”牵招见对方的态度忽然变了,也客气地问:“不知阁下该如何称呼?”

    “在下姓周名仓,字元福。”络腮胡回答说:“曾是地公将军的部下,自从地公将军死了以后,就带着一帮手下到处做点没本的买卖。”

    孟岱见周仓起初要买路钱,此刻忽然变得如此客气,觉得非常可疑,便凑近牵招说:“子经,小心对方有诈!”

    周仓看到孟岱和牵招两人之间的窃窃私语,便猜到了两人对自己有所怀疑,连忙说道:“两位将军,在下听说冀州的兵马在青州收降了数十万黄巾,不光没杀,反而还给他们供应粮草。想必你们所押运的这批粮草,就是给他们送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