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柳亦的书案上堆满了内敛温柔的江南少女的画像,有同窗的姊妹,先生的掌珠,乃至勋贵家的小姐。

    柳亦把画卷抱进他们合住的厢房,苦笑道,

    “这么多着急嫁人的姑娘,我是不是该开个冰人馆牵线做媒?”

    想到柳亦簪花着裙的冰人打扮,他忍不住笑了。

    柳亦抬起他的下巴,故作惊讶,

    “原来方兄也会笑?”

    他愣了片刻,赧然挣开他的手。

    夜深人静,他躺在被子里,听着对面均匀的呼吸,他的手心和下巴,都不由自主地发烫。

    他侧转身,望着月光下那些画卷的轮廓,胡乱想到,

    什么样的姑娘才配得上柳亦?

    此念一起,顿觉好笑。

    再过数月,柳亦就要辞学归家,北境远非他所能至,他竟自作多情挂怀人家的婚事?

    辗转一夜,天明时方迷蒙睡去。

    第二日放休。

    同窗大多兴高采烈归家,只余他和那些离家远的学子留守书院。这一日先生不来讲学,盛夏山中,绿荫浓长,清泉彻骨,大家乐得遍山漫游,三五几人寻一处阴凉地吟诗作赋,更有雅兴的,向厨娘买坛自酿的酒,也尝尝古人流觞曲水的妙趣。

    他不和他们一起,他有自己秘密的避暑之地。

    那是一个位于竹林深处的水潭,丈余宽,水清可见底,潭中有透明的溪虾和食指长的小鱼,装在竹筒里烤熟了很香。

    “原来你竟藏着这么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