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你。”李隆基点点头,肯定一句。
武则天是何等样人,她怎会无缘无故的要姚崇先说?她如此做,是有深意的。
“既如此,那我就说了。”姚崇也没有矫情,微一沉吟,道:“陛下,臣有十事要说。”
“十事?”
“不少啊。”
群臣好一阵惊讶。
国策不是吃饭喝水,一个人能注意到三两个方面就不错了,姚崇竟然有十事要说,这真是很惊人的。
武则天眼里掠过一抹诧异。
狄仁杰、李显、李旦和张说他们都是惊讶。
唯有李隆基一脸的赞赏,在心里暗道:“历史上,姚崇十事是大名鼎鼎,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一定是这十事吧?”
“第一件事就是自垂拱以来,朝廷以严刑峻法绳下,大臣多有冤死者,若要治理天下,当以宽仁之政为宜。”姚崇缓缓开口道。
群臣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武则天自从架空唐高宗后,就在为登基当女皇做准备。在当时,朝中的大臣多为拥护李氏之人,武则天要当上皇帝,就要除掉这些大臣。这该怎么做呢?武则天有她的办法,那就是重用酷吏,比如周兴、来俊臣,让他们充当爪牙,帮她铲除异己,先后除掉了一大批大臣,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样的托孤重臣。
当周兴、来俊臣之流弄得天怒人怨之后,武则天又把他们杀了,博得人心。
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请君入瓮”,就是这样来的。
武则天固然达到了她的目的,最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女皇。然而,严刑峻法留下的后患却还在。
李隆基要想纠正这一错误,只有“以宽纠猛”,就是要用宽仁之政来改正。
“第二件就是陛下虽欲对大食用兵,欲要击破大食,然,大唐眼下国力不够强,粮草不够丰足,兵士不够多,还需急修内政,暂缓大举征战。”姚崇接着道。
武则天是何等样人,她怎会无缘无故的要姚崇先说?她如此做,是有深意的。
“既如此,那我就说了。”姚崇也没有矫情,微一沉吟,道:“陛下,臣有十事要说。”
“十事?”
“不少啊。”
群臣好一阵惊讶。
国策不是吃饭喝水,一个人能注意到三两个方面就不错了,姚崇竟然有十事要说,这真是很惊人的。
武则天眼里掠过一抹诧异。
狄仁杰、李显、李旦和张说他们都是惊讶。
唯有李隆基一脸的赞赏,在心里暗道:“历史上,姚崇十事是大名鼎鼎,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一定是这十事吧?”
“第一件事就是自垂拱以来,朝廷以严刑峻法绳下,大臣多有冤死者,若要治理天下,当以宽仁之政为宜。”姚崇缓缓开口道。
群臣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武则天自从架空唐高宗后,就在为登基当女皇做准备。在当时,朝中的大臣多为拥护李氏之人,武则天要当上皇帝,就要除掉这些大臣。这该怎么做呢?武则天有她的办法,那就是重用酷吏,比如周兴、来俊臣,让他们充当爪牙,帮她铲除异己,先后除掉了一大批大臣,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样的托孤重臣。
当周兴、来俊臣之流弄得天怒人怨之后,武则天又把他们杀了,博得人心。
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请君入瓮”,就是这样来的。
武则天固然达到了她的目的,最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女皇。然而,严刑峻法留下的后患却还在。
李隆基要想纠正这一错误,只有“以宽纠猛”,就是要用宽仁之政来改正。
“第二件就是陛下虽欲对大食用兵,欲要击破大食,然,大唐眼下国力不够强,粮草不够丰足,兵士不够多,还需急修内政,暂缓大举征战。”姚崇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