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青的选择,似乎让刘正看到了不一样的天空。

    刘正以前一直坚持军人就得纯粹。可是面对李丹青那样的形势,不懂变通就会遗臭万年。屠戮百姓的人,再多的军功也掩盖不了恶行。

    四象阵的存在,其实就是帮助刘正从慈不掌兵和善待百姓中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恃宠而骄,可是治军的大敌。特别是爱兵如子的行为,更容易在关键时刻造成掣肘。

    人的贪念可是永无止境的。获得好处的人,肯定会想着获得更多的利益,很多人甚至会选择性的忘记付出与回报必须要对等的道理。

    这样一来,走后门的风气就会越来越严重。盛情难却,那些插队的人即便是证明了实力,也注定会坏了规矩。

    大家都比较推崇破格提拔。可是作为一方势力,制度提拔才能作为主流标准。毕竟人都是有私心杂念的,一旦制度出现了漏洞,就会有人投机取巧。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破格提拔的主导者是人,今日可以提拔有用的人,他日就有可能任人唯亲。长此以往,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

    刘正其实很清楚,制度僵化的后果就是人才流失。可是制度崩溃的后果,那就是整个天下陷入动荡。

    当破格提拔取代制度的那一天,所有的参与者都会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打破规则的人,若是有能力守护新规则也就罢了;倘若无能,就会让更多的人失去约束。

    四象阵的运转,让刘正渐渐地明白了规则的重要性。

    李丹青的成功,却是千千万万百姓的牺牲换取的。他重建了规则,埋葬了旧帝国。然而新帝国的人口却不足原有的一成。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只不过在刘正看来,李丹青的选择,既有功,也有过。

    保护百姓是功,放弃前线同袍是过。

    刘正甚至有了拒绝与李丹青并肩作战的念头。

    毕竟战阵凶险,李丹青已有前科。若是他在关键时刻再来那么一下,刘正也担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