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荀彧。

    荀忻望着他的侧脸,一瞬之间能心领神会古人为什么喜欢写诗赞叹美人,他此时脑海里便全是什么“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暉”之类的诗句,只恨自己不通诗也不会画。

    果然做演员很容易变成颜控,某娱乐圈底层人员默默吐槽自己。

    以兄长的美貌和气质,就算不会演戏,做个古装coser也能吸粉无数,让他一掷千金。

    止住自己的脑洞,荀忻走到荀彧身边,拱手俯身行揖礼,“兄长。”

    荀彧笑了笑,“忻弟。”

    “兄长为何立于门外?”

    “正要去找你,六叔父今日返家

    ,车马已经到高阳里外,我等子侄当去迎候。”他让荀勉把酒壶交给家里的仆人,“四兄还在家中,我在此侯他。”

    他刚说完,便有一位青年男子走了出来,他穿着灰色大氅,面容轮廓和荀彧有几分相似,年岁略长,生得眉眼疏朗,挺直的鼻梁上缀了一颗浅痣,让他添了几分多情,便是唇上蓄了一撇小胡子,也无损风流之姿。

    荀忻猜想这大概便是荀彧的四哥荀谌了,他身后还跟着一位美妇和两名男童,大一点的孩子看上去有七八岁了,年幼的孩子还没到荀忻大腿高。这三位应该是荀谌的妻儿。

    荀忻和他们一一见礼,两个孩子都长得玉雪可爱,小哥哥看起来成熟一点,小大人般行礼,喊“叔父”。四五岁的小弟则颠颠往他身上扑,伸着手管他要抱抱。

    这么可爱的小孩子谁忍心拒绝呢?荀忻抱着他哄了一会儿,便被嫂嫂接过去了。

    一行人顺着路往外走,荀谌一家因为有孩子在,拖家带口的走得慢,荀忻和荀彧两个单身狗走在前面。

    荀忻想了想,和他兄长提了一下打算外出游学的事情。

    那天荀勉启发了他,既然待在家里,面对着身边的熟人,时刻都有崩人设的危险,那他为什么不换到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待呢?

    荀彧听他说完,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惊讶,转而微笑道:“忻弟所言有理,你已是七尺丈夫,自当远游增长见识。只是如今盗贼遍地,并非清平之世,你若独自远游,大人忧心,我亦难安。”

    他顿了一下,“彧不久后需往雒阳[1]一行,雒阳文风鼎盛,海内名士硕儒,汇聚于斯,更有太学诸生三万,经师讲学,五经刊碑。”